
本报4月16日讯(记者 刘鹏通讯员 陈刚 栾心龙) 16日,首块采取太阳能供电、自动感应光线、配置可远程启动模块的防雾警示牌在东海西路投入使用,而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介绍,今年以来,青岛连续遭遇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尤其是晚上能见度不足百米,个别路段的能见度甚至只有20米,为了预防交通事故,交警部门研发了可主动发光的警示牌,并先行在易遭遇强平流雾的前海一线道路进行试点。
据民警介绍,这种主动发光警示牌上,波浪状图形代表道路有雾,实线和虚线图形代表注意道路标线按线行驶,左边“C”图形代表注意道路交通标志、减速行驶,边半圆形图形代表保持安全车距,并且黄色“雾天”文字提示驾驶员在雾天减速安全行驶。标志采用主动发光和被动反光相结合的光学模式,保证夜间、白天、雾天等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视认性能。在供电方面,采用蓄电池供电,可以选择适宜的路灯电、信号灯电进行充电,并且还配备了太阳能充电板,可直接用太阳能供电,以保障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主动发光模块工作正常。此外,警示牌装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控制模块,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警示牌的感光装置才会进入可启用灯光的状态,而启动只需要通过手机向警示牌发送短信命令,可以在任何地点对警示牌进行控制。
目前,交警部门在东海路与东海二路路口附近容易产生大雾的路段进行试点,下一步,将根据警示牌试点运行的情况,在西起太平路栈桥、东至石老人这一段前海一线道路,安装雾天太阳能主动反光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