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期专题:》》》》》》》

  进入《艺彩山东》专题:》》》》》》

  文/陈丽媛

  济南的初雪洋洋洒洒下了一整天。窗外风拥着雪,雪伴着风,豪情满怀地在空中旋转着、飘荡着,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窗内安静,温暖如春。翻开面前的一摞画册,在大片的灰调子上,纯度极高的红、绿、蓝色有节奏地点缀穿插,墨黑与留白在关键部位果断分割画面空间,色彩的交响好似唤醒了每一个即将裹入寒冬的生灵。

  1942年张宏宾出生于北京,自幼喜欢美术,1957年考入由徐悲鸿创建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上世纪50年代物质生活贫乏,但张宏宾却志向高远,三年的刻苦学习培养了他坚实的绘画基础。之后,张宏宾又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系深造。

  60年代的中央工艺美院重视民族、民间艺术,关注世界艺术潮流,格局宏大,视野开阔,有着研究艺术形式和规律的新颖教学体系。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宏宾苦练基本功,广泛涉猎,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得遇张仃、庞薰琹、郑可、祝大年、袁运甫等名师更是他人生的幸运。作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张仃等人卓有建树、颇有见识、且具世界眼光,对传统亦是相当推崇。他们主张学生全面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研究秦汉、隋唐的艺术,也要关注古代民间艺术,且要与西方现代艺术融合发展。

  “大学时代,同学们都非常用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每周都跑去北京市图书馆,并经常组织外出写生。”据张宏宾介绍,1963年夏,他和几个同学在没有路费的情况下,步行去了云冈。“我们淌着山涧河水,走一村住一村,一人背着一张凉席,凉席里卷着一摞画纸,虽然山高路远,但内心是振奋的,因为路的那头,几千年的文明在向我们招手。”在老师们的艺术思想理念影响下,张宏宾开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思索,青年时期的知识结构和使命感让他博采众家之长,志于走一条融汇中西、结合时代特点的艺术探索道路。

  一个人,特别是艺术家,一旦在青年时期确定了奋斗目标,那么他此生所有的路,无论平坦、坎坷,便只顾风雨兼程。1965年大学毕业后,张宏宾放弃了北京优厚的条件,主动到山东工作。1976年张宏宾被调到山东师范大学任教,并参与恢复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断的艺术系,一面教学,一面创作了很多作品,如《纪念老舍先生》《踏歌行》等,这是他艺术的春天。

  张宏宾的课内容总是很精彩,像一顿丰盛大餐让学生们沉浸在莫可名状的激动和兴奋中。他尊重、爱惜学生,他说过的话经常被学生们拿来当作名言警句。在那个火红但物质匮乏的年月里,张宏宾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拮据的生活,然而他认认真真教学,踏踏实实创作,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学生们跟这样一位真实、真诚、真才实学的老师在一起,总会得到一种鼓舞,觉得生活美好,艺术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