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中突然来了电话,驾驶人随手接起了电话,车辆瞬间失控撞向了人行道。这是10月底发生在济南章丘区的一起交通事故。接电话的小动作却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民警提醒,开车玩手机、抽烟、饮食这些分心驾驶行为,看似微小的细节里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接电话的瞬间

  车辆撞向了护栏

  10月29日晚上7点,单某驾驶着一辆灰色小型轿车由南向北在章丘区秀水大街上行驶。7点3分,单某行驶到了铁路桥的东侧,此时,人行辅道有两名行人。突然,单某的电话响了,3人谁也没有想到伴随这个电话而来的是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几乎是在接电话的瞬间,单某听到了“嘭”的一声巨响,车辆撞向了隔离护栏,在撞断3节护栏后又冲向了辅道。

  被撞倒地受伤的两名行人李某和潘某明躺在地上,身后道路上留有一大片血迹,散落着严重变形的护栏和车辆外壳碎片。最终,这场因为驾驶人接打电话造成的事故,导致两名行人一人抢救无效死亡,一人重伤。

  开车打电话不仅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反应速度,而且会对驾驶人的视距产生影响。有实验证明,开车使用手机发生事故的几率是正常驾驶的5倍还多。开车使用手机等分心行为对驾驶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两组实验

  刹车超出安全距离

  28日,济南历城交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民警每隔30米放置一个锥形桶,在120米的测试路段上共放置了4个反光锥桶。实验开始,民警以时速30公里和时速60公里的速度,分别在正常驾驶条件下和边看手机边驾驶的情况下,进行两组刹车距离测量实验。

  在第一组实验中,民警时速30公里行驶,在不看手机的状态下,到达测试点后立即刹车,刹车距离为12.5米,而在低头看手机的情况下(时长约为1到2秒)在测试点位置刹车,刹车距离为16.5米,比正常驾驶情况下做出的反应整整多了4米距离。

  在第二组实验中,驾驶人以时速60公里行驶,不看手机的状态下,到达测试点后立即刹车,刹车距离为25米,而在低头看手机的情况下在测试点位置刹车,刹车距离为33.5米,比正常驾驶情况下做出的反应多了8.5米距离。

  更可怕的是,33.5米的刹车距离超出了以30米为单位的测试间隔,这意味着,车辆不但没有在安全距离内停住,还把锥形桶撞出了3.5米。如果这个模拟实验发生在现实中,相当于已经将车辆前方的行人撞飞。

  7分钟12名驾驶人

  开车玩手机

  参与实验的驾驶人徐化平是历城交警大队一名有着14年驾龄的民警。他告诉记者,“实验中我是在‘知情’的情况下采取的紧急制动,测试结果还如此惊人,而在实际驾驶中,驾驶人面临的往往是突发情况,后果更不堪设想。”

  “开车时玩手机,实际上比酒驾还要危险得多。测试结果显示,开车时使用手机比酒后驾车的危险系数高出5倍多。不管司机是在等红灯、堵车,还是在开车,不管是打电话,还是玩手机,都属于‘以手持方式使用手机’,都是违法行为。”历城交警大队宣传科负责人孙嘉介绍说。

  11月28日上午,历城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民警正在操作监控探头,通过视频巡检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进行抓拍。记者粗略统计,从9点33分到9点40分7分钟的时间里,途经该路口的27辆车中有12辆车的驾驶人存在开车玩手机的行为,其中11人为手触操作屏幕,一人为接打电话。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一份专题报告显示,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审结案件量为449.1万余件,排名前三的事故诱因是无证驾驶(占到26.86%)、酒后驾驶(占到18.1%)、开车玩手机(占到10.5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泰来 实习生 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