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东营区史口镇文化站传来消息称,史口镇史口村出土一赑屃(音bìxì)型碑座,重约1.8吨,据专家预测约有800年历史。
5月17日,史口镇史口村在湾塘清理过程中,发现一座体型庞大的石碑底座,后经一个多月的认真清理发掘,该碑座露出真实面目,经市、区文物管理部门专家论证,确认该碑座为赑屃型石碑底座。它长1.74米、宽1.26米、高0.7米,重约1.8吨。虽然碑座上没有文字符号,但是碑座周身雕有云雷花纹。遗憾的是,经过再次在此打捞发掘,并没有发现碑体及碑帽。
东营市文管所原所长申宝柱介绍:从造型来看,它是一个碑座,一个赑屃,赑屃形的碑座,从时间上来看,从雕刻工艺和外形推算有可能是金元时期的,它是一个青石雕刻的,距今有800年左右历史时间。
据了解,宋金时期,史口镇古称博昌镇或福昌镇,镇域地理位置优越,是商贾云集、佛教盛行、文化繁荣、较为发达的重镇。据史书记载,当时此地有一古刹——福昌寺。福昌寺,俗称铜佛楼子,位于史口镇史口村南部(即赑屃碑座出水的地方),唐贞观(627-650)年间,史口村曾因其而得名福昌镇。世代耆老相传,寺院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寺门面南,除大殿三间外,东西均有偏房数间,院内古柏参天,僧侣人众,晨钟暮鼓,香火旺盛。某年(无考),因寺内僧人犯佛门“五戒”之律,且杀人灭口,后来,东窗事发,官府惩办元凶,驱除僧侣,寺院荒废之,历沧桑,经战乱年久失修。至清朝末年,仅大殿尚存。大殿高约5米,灰瓦飞檐、雕梁画栋,内有纯铜铸佛尊,佛高3米,重约2.5吨,坐于高约1.2米的佛位之上。1943年秋,清河军区派员,把铜佛砸烂后,用大车运往“八大组”(垦利永安)兵工厂,制成枪弹,支援了抗日前线。后,大殿损毁,仅留遗址。此次赑屃碑座再次现身,印证了史口“千年古镇”的传说。
东营市文管所原所长申宝柱介绍:从历史上来分析,史口在历史上很早从隋唐一直延续到宋元这一时期,就是一个比较繁华的集镇,从出土的实物,有关庙宇的记载,说明史口是一个千年古镇,出土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