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4日专电(记者萧海川)国庆黄金周过半,各地游客游兴正酣,热带及亚热带风光引人驻足流连。医卫专家提醒,目前上述地区已进入登革热高发期,游客应重视采取防蚊措施,并给予婴儿等群体特别关照。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它是当今流行最广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目前国内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主要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输入。

  山东省卫计委表示,当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也没有有效疫苗预防。登革热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15天,多数为5天至8天。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由于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染病。医卫专家提醒公众,在上述地区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同时避免在蚊媒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若室内无空调设备,应在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设置蚊帐或防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