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罕见地集中挂牌出让30宗土地,总面积超过3000亩。省城不少开发商表示,这次挂牌的时间其实比数量更值得关注,因为标志供地模式的转变:今后企业参与熟化土地,最终的开发权却有可能在拍卖中被抢走。

  多数只是走走程序

  刚刚经历了一场创纪录的土地拍卖大战,6月30日,济南再次大规模供地,罕见地一次性推出30宗。难道要上演新一轮抢地大戏?

  省城一家房企的相关负责人7月1日告诉记者,这轮供应的土地与之前的净地不同,多数早已“名花有主”,只是走走招拍挂程序而已。不会像唐冶那样引得房企砸钱互掐,而是以底价成交为主。

海晏门项目虽然尚未完成出让,但规划早已成型。记者赵国陆配图

  还有地产圈内人士透露,这批挂牌的土地以老城区旧改、棚改项目为主,早已被房地产企业提前锁定,投资实施了前期土地熟化(出资征收拆迁原有建筑,使土地变成可开发的净地)。

  比如,天桥区三孔桥街西侧、津浦铁路东侧、盛世名门北侧的仁丰纺织公司改造项目,今年6月1日就已经开始签署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地块熟化人为山钢地产。

  另外,田园新城4宗土地,大约430亩,为天鸿地产的“后院”;转山西路东侧3宗土地,则是融建地产的财富中心项目后续用地;世纪大道北侧4宗土地大约518亩也是融建地产投资熟化的,是中新智慧城的一部分;华山片区的土地则全是中海地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