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内首例“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活体肝移植手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功完成。据了解,这种酶缺乏疾病发病罕见,多数活不到成年,这例手术的成功,对此类患儿救治将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手术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亲情故事。为救治患病的2岁女儿,患有脂肪肝的父亲侯丙福控制饮食并天天绕着大明湖跑10公里,终于在3个月的时间里减掉30斤,成功为女儿捐肝。

  术后女儿能吃肉了,她死死抱着碗不放

  7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山大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时,两岁的小军秀正被护士长刘考抱在怀里。“小家伙一直食欲很好,8点到10点因要吃药不能吃饭,她大概是饿了。”护士长说话的时候,小军秀正不断抓起刘考上衣袋上插着的笔往嘴里塞,逗得周围人一阵笑。

  刘考把小军秀抱到床边,父亲侯丙福拆开一袋菠萝豆,喂给女儿。每吃完一个,小军秀身体前倾、迫不及待地用小手去抓袋子里的菠萝豆,使劲往嘴里塞。吃菠萝豆的时候,小军秀靠在爸爸怀里,由于生病的后遗症她还坐不直,侯丙福就用胸膛撑着她。

  看着女儿憨态可掬的样子,一旁的母亲彭裕蕾红了眼睛。“手术之前,孩子从来没吃过这些。”彭裕蕾说,因为这种“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女儿不能进食任何含蛋白质的东西,平日里她只能喂孩子瓜果青菜,但是只吃这些东西孩子往往很快就饿了。“手术之后第一次给她吃肉,她死死抱着碗不放。”

  吃了一些菠萝豆,彭裕蕾又端来一碗从家带来的蛋羹。侯丙福喂给孩子吃,小军秀吃得把头几乎埋进碗里。有时候动作大了,衣服被带起时,能看到肚子中三道触目惊心的疤痕。这样的疤痕,侯丙福身上在同样的位置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