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妇河,古称袁水、陇水、笼水,又名孝水,清朝改称孝妇河。入渤海河流小清河支流。源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神头群泉,流经博山区、淄川区、张店区、周村区、邹平县。

  博山区内孝妇河源头段,以有传奇式美丽的传说吸引着游人。自古至今,诗人名士吟颂它的诗句仍脍炙入口。 孝妇河是博山八景之一,素有“孝水澄清遗妇泽”的诗句赞誉。

  1

  孝妇河四季景色各异,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镶嵌在山城之中,成为了山城博山的名片和窗口。

  孝妇河的上游有两条小河,一条叫岳阳河一条叫白杨河,在神头汇合后称为“孝妇河”。“岳阳河”它发源于博山东边的岳阳山、黑山多座山脉,“白杨河”它发源于博山西边的西禹王山山脉。众山中的沟沟壑壑,溪水潺潺汇流成河,绕过群山树林,穿过村庄数座,在神头汇入众泉水后,河水、泉水大增成为水乡泽国。屹立在齐长城下的“颜文姜祠“建于后周,有14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孝文化”被人们历代永恒的传颂,从这里起,河水就称为”孝妇河”。

  水在神头汇合后河水增多,河床宽阔,奔流而下,从博山城穿越,再纳入范河、羊栅河、石沟河、倒流河后,河面更加宽阔,奔流而下,在博山区白塔镇大海眼村出博山境界。“孝妇河”入淄川、经周村、过邹平、进桓台、在博兴汇入小清河后,一路欢歌奔向大海……

  2

  孝妇河四季景色各异,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镶嵌在山城之中,成为了山城博山的名片和窗口。

  春天河水潺潺,水清沙白,荡起浪花朵朵,两岸的山峦、高楼、树木、石桥倒影水中,犹似一幅幅山水画,给春天的山城增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暖暖的阳光下,各种花儿一簇簇悄然绽放,五彩缤纷,幽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夏季河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从文姜大庙潺潺流出的清泉似一幅长长的绸缎缠绕在山城腰间。

  秋日两岸景色如画,流水如歌。孝妇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优美,随着阵阵秋风的到来,树木叶子的颜色也在不断渐变,最后变成黄色、红色,妆点着孝妇河两岸,为孝妇河披上了或红色、或黄色的盛装,孝妇河两岸就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飘过山城。冬季,整个孝妇河两岸随即银装素裹。白雪覆盖大地,静若处子,河道平坦宽阔。

  3

  孝妇河有着传奇式的美丽传说。

  据《齐乘》记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需水即得,值姜不在,入室发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居宅。故呼为笼水,今孝妇河也,出益都县颜神镇孝妇祠下。”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博山八陡村有个颜氏妇女出嫁的那天丈夫突然暴病死亡。婆母硬说颜氏女是“扫帚星”,妨死了丈夫,从此颜氏女便天天受着婆母的虐待,每天让她到十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为了不让颜氏女途中休息,婆母特意找人做了两只尖底水筒,颜氏女对婆母总是逆来顺受,百般的孝顺。

  据说颜氏女的至孝感动了神仙。一天,在颜氏女挑水回村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老人用他那龙头拐杖在石板上敲了两下,路上立刻出现了两个石坑,正好放下两只尖底水筒,从此,颜氏女挑水可以休息了。过了些日子。颜氏女又遇上了老人,老人对颜氏女的孝顺称赞了一番,然后拿出一条马鞭子,让她带回家,把鞭子系在水瓮里,水少了,只要提一提鞭子,水就会涨上来。颜氏女回家一试果然很灵,从此也就不再受挑水的痛苦了。

  婆母见颜氏女不再去挑水。但天天甜水不断。心里很奇怪,于是心生一计。便把颜氏叫到身边说:“你嫁到我家来三年多了,也没有回一趟娘家,现天给你两天假,回去看看你娘吧”。颜氏女听了很高兴,临走时问婆婆:“娘,还带点活吗?”婆婆假惺惺地说:“活不多,今天去,明天来,七双袜子,八双鞋”。

  尽管如此,颜氏女还是欣然领受了。颜氏女回到娘家,母女俩抱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诉说离别之情。第二天,就要回家了,活还没有做呢。于是请来了七姑八姨,三婶四嫂,不多时做完了七双袜子八双鞋。颜氏女带上做好的鞋袜赶忙回婆家去了。刚走到村头。就听村里人声嘈杂,乱成一片。村子里大街小巷洪水滚流。颜氏女回家一看。婆母手里拿着那支马鞭子,早已淹死在水瓮边,看到这种情景颜氏女连忙举起鞭子向北一指。洪水立即滚滚向北流去,流成了一条河,这就是孝妇河。

  4

  孝妇河,博山的母亲河,多少年来生生不息,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与传说,积淀了山城孝文化的丰厚底蕴。生长在孝妇河畔的山城人,家家户户都与孝妇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每位淄博游子心中最美的故乡意象,是无法割舍的乡愁情怀。

  文中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

  (本文只作分享交流,不做商业用途,侵删)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