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子个头虽大,但不易烹饪好。 ▲在南姜码头,记者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带子。带子个头虽大,但不易烹饪好。 ▲在南姜码头,记者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带子。

  带子又被称作鲜贝,模样就像是大个头的海虹。说起带子,岛城不少渔民都说好做又好吃,一口气儿能介绍好几种吃法,然而,近日半岛记者走访多个码头和海鲜市场,却难以发现带子的身影,探访了一圈才找到5个。为什么带子在青岛的“人气”如此低?

  多个码头才找到5个带子

  自9月1日开海以来,岛城市民纷纷拥入到码头、海鲜市场购买海货尝鲜。在多次的探访中,半岛记者看到过一种“大海虹”,渔民将它摆放在摊位上却无人问津,有的渔民干脆用脚后跟一跺这种贝类的硬壳,直接将里面的软体组织抠出扔进盆子里。

  据了解,这种贝类叫带子,又叫鲜贝,相比其他海鲜人气低得可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近日半岛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半岛记者在小港码头找到一家商户做带子生意。“他已经关门走了,平时进货主要送到饭店里去,零售很少,来买的也少。”听说半岛记者只是打算买点尝尝鲜,同样做海鲜生意的王女士摇起了头,她说,附近市场上销售也很少,估计很难买到。

  随后半岛记者来到南姜码头,走遍了所有摊位,终于见到了带子,一个摊位上摆着1个,还有一个摊位上摆着4个。“这个很便宜,爱吃就拿走吧!”两个摊主说,带子的价格都是5元一个。

  “销往南方999个,本地吃1个”

  半岛记者联系上了做带子销售生意的于先生,他介绍,目前带子在青岛的销售情况一般,实际上,即使是好的时候,“也就是销售千八百个,量不大。”平时,他会以每斤三四元的价格将带子销售给饭店里,零售的数量很少,“没什么人买,一般捕捞的带子都运到南方去了,那边吃的多,价格能卖到一个20元,不过也是转手几次的价。”他说,相比之下,带子在青岛的销售量与运往南方的数量比例可能小到1:999。

  运往南方销售高价,本地却受冷,其中是什么原因?于先生说,主要是“吃不着”,他介绍,一个带子平时能卖5元,但取出肉来也没多少,光吃带子柱就显得贵了。类似这种说法也有不少,有渔民称,“那东西不好吃,也吃不着什么,往外送都送不出去。”

  带子“不叫座”,原因有很多

  近日,半岛记者采访了山东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员邱兆星以及多名专业人士,请他们分析带子在岛城目前的现状。其中一名专业人士介绍,带子在青岛吃得很少,广东和广西吃得比较多。

  邱兆星介绍,带子属江瑶科贝类,其在海底是壳顶直插入沙或泥沙中,露出约八分之一体积,从长岛到广岛15到30米海底都有分布,或成片,或断断续续。“成体长度在30到40厘米,生长年限在4到5年。”邱兆星说,带子生长年限较长,食用处理时容易出现不好嚼的情况;同时,因为生长年限长,资源可能不足以支撑长时间捕捞,一段时间后数量减少,渔民不赚钱,就不会进行这项工作,因此从事带子捕捞的渔民很少。“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带子在青岛现状的出现。”邱兆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