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威海网·威海日报文章转载自威海网·威海日报

  日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在全国14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威海高区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30名,较前一年提升8位。

  从地级市成立之初的沼泽荒滩,到获批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成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基地,高区的跨越,恰是威海30年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拼搏进取,创新创业。

  30年来,威海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朝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大步迈进。

  威风八面,威震四海。

  30年来,威海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字号”平台的集聚之地、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总数增至2016年的228家;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82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7%,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从沼泽荒滩到国家“双创”基地,高区的跨越,是威海30年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记者 薛航 摄从沼泽荒滩到国家“双创”基地,高区的跨越,是威海30年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记者 薛航 摄
新北洋工业园。记者 于启波 摄新北洋工业园。记者 于启波 摄

  创新驱动——从科教兴市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翻阅威海的历史档案,从1398年威海卫设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弹丸之地,一直在动荡、战火和屈辱中挣扎。见证了因循守旧之祸,对创新的渴求,已融入威海人的血脉之中。

  地级市成立之初,威海作为海防前哨,工业基础薄弱,装备水平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2%;绝大多数工业企业很弱小,加工贸易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威海将无法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向人才聚集要创造力。”1987年,地级市成立之初,威海就确立了“科教兴威”“人才强市”等战略,播下了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种子。

  1987年9月28日,玛珈山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首届开学典礼,迎来了150名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专业新生。地方政府与大学共建大学,在当时还是全国第一家。

  几乎同一时间,原航天工业部正式批准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1988年9月10日,哈工大威海分校首届开学典礼举行。威海就此结束了没有理工科院校的历史。

  一名198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曾在日记里写到:“这里除了六十年代初原威海农校遗弃的几十间快要倒塌的平房、几座旧时的碉堡,全是荒滩。但在这里学习、工作和创业的人都满腔热情,学习、工作之余,破土修路,自建家园……”

  而今,山大(威海)现有10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45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专业,23个博士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类;哈工大(威海)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本科专业37个,在校生11000人。两所高校犹如双子星座,辉映在滨城美丽的天空下。

  紧接着,威海市一鼓作气,于1991年3月争取国家支持设立了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当时,不少人纳闷:威海拥荣成、文登之富,挟乡镇企业实力之强,再过十几年也未必落后他人,何必要抢这个“风头”?

  纵观当时城市发展,不少地方都靠拼土地、拼资源,但威海人却有强烈的紧迫感——经济资源不丰富,全市经济构成技术含量不高,靠拼资源扩张经济总量,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若不未雨绸缪,靠吃“老本”撑不了几年。

  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

  从此,崛起于沉睡荒滩的两个开发区遥相呼应,为威海经济列车提供了初始的动力牵引,成为高新技术和外向型经济活力迸发的摇篮。

  创新驱动,转型跨越。2002年,《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出台,求贤若渴的威海,敞开胸怀,广纳人才,吸引了不少博士、硕士、专家的关注。

  为解决创新资源不足问题,2003年,威海拿出1000万元,与山大(威海)、哈工大(威海)分别共建山大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哈工大国际微电子技术中心,并成立专门的公司对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推广。

  2007年,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持研究的《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结果发布,威海位列地级市第10名。

  初尝创新甜头的滨城,加速锻造创新驱动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推动着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向高端延伸。

  自2008年始,市委、市政府将主题年确定为“自主创新年”,全力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并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

  2012年,市委书记孙述涛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发出“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的号召,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走符合实际、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以此为目标,威海步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车道,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模式,突出人才这一支撑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构建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全市上下创新创业活力。

  敞开大门,广揽英才,瞄准高端,创新创业。

  我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与全国176家高校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了2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纵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而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

  审视威海,一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周边城市竞争越发激烈。

  “我们创新步伐必须更快一些,平台更高端一些,才能抢占发展高地,掌握发展主动权。”

  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我市提出创新战略举措——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深度融合、互相借力,集中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伟大事业要继续前进,必须继承改革开放创新的优良基因,不断增添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市委书记孙述涛这样强调。

  30年来,威海善于站在全国发展的大坐标系下审视自身,手握“创新”利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提高发展门槛,加快走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