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毛家村所剩不多的纯农业户,2014年秋天,孙寿平家也拆了老院盖起了厂房,至今他还在招租。 (潘庆照 摄)

  1987年生人的巩辉从事家具生产已10年多,除了机械化之外,他的产品没有商标、制作简单。

  毛家村富了,但也脏了、乱了。作为济南天桥区大桥镇一个住户只有110多户、人口不足500人的小村庄,十多年来,毛家村从勉强温饱到崛起百余个家具作坊、日产值15万元,村民开始称这里为“毛家工业园”。

  一个小村庄变成了“工业园”,这一切发生在城镇化的进程之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污染、消防隐患、土地利用几近饱和与农业边缘化等问题。这个一心要转型为“工业园”的村庄,正经历一场考验。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毛家村或可作为一个参考样本,它的骨子里其实还是农村,鼎盛发展的背后却已现些许颓势。

  A 毛家工业园 110户里100户开家具作坊

  春节过后,74岁的孙寿平一直守在去年新翻盖的二层小楼门口,他在等租客。

  作为毛家村曾经为数不多的纯农业户,2014年秋天,孙寿平的儿子用在外干装修挣的钱翻盖了自家的老院,二层小楼的旁边挤出了350平方米的一间厂房。孙寿平要出租的即是这间厂房,租金每天0.16元/平方米。

  孙寿平家的加入,意味着毛家村110户左右的人家里,建有厂房的户又多了一家,纯农业户又少了一家。据不完全统计,孙寿平家建厂房在毛家村已经算很晚的了。此前,毛家村110多户已有100多户建有厂房,这些厂房几乎都被用作开家具生产作坊,村里人自营的和外地人租用的各占一半。

  孙寿平的厂房正是准备租给外地人,他们以河南、河北和南方多省的家具生产商为主。黄河南岸的厂房租金上涨和片区拆迁开发等原因,把不少外地的家具生产商吸引到黄河北岸的毛家村来。

  家具生产的集聚效应,让村里人更愿意称毛家村为“毛家工业园”。相应的,毛家村也成为大桥镇72个自然村中最富裕的地方,据粗略估算,全村100多家家具作坊的日产值甚至可达近15万元。他们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卡车,生产的产品覆盖全山东省及河北部分地区,据称最远甚至卖到了伊拉克。

  轿车也几乎成为毛家村人的“标配”,全村近半数以上的人家拥有私家车,春种秋收的时候开着小轿车下地,成为毛家村一景。

  这些都是孙寿平以前无法想象的,当年,他因为家庭贫困讨不到媳妇,只能到甘肃岷县找了一个哑女做妻子。据毛家村的老人们说,因为村里的耕地超过三分之一是盐碱地,在靠地吃饭的时期毛家村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

  5月4日,孙寿平依然坐在350平方米的厂房门口,守着“厂房出租”的木质广告牌待客。从去年秋天至今倒有几波外地的家具生产商来看房,但不是嫌大了就是嫌小了。

  不管孙寿平能不能适应,这一切的转变确确实实地发生在了“毛家工业园”里。

  B 城镇化烦恼 污染、消防隐患、路权之争如影随形

  即便孙寿平的厂房已待租了6个多月,巩代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扩建厂房。今年3月,东西比邻的两家成为毛家村历年春节后的一个缩影,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厂房扩建和招租都密集上演。

  家里是否开工厂,是否有厂房出租,一直是村里人衡量家庭财富的直接标准。近十年来,毛家村的自留地和宅基地上都被村民见缝插针地建了厂房,不到800亩的土地上挤着100多间动辄数百平方米的厂房,迫使村民只能拆老建新或者向天上要房,孙寿平家的厂房就是拆了老院建起来的,他的邻居巩代豹家正在加盖的厂房也是在二层,而村子南头巩辉家的第三层房子也在加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