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公安机关提供“6+X”服务 把群众利益放第一

来源:黄三角早报2014年11月12日 13:35【评论0条】字号:T|T

利津津苑社区“微公益联盟”的志愿者正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理发。利津津苑社区“微公益联盟”的志愿者正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理发。

  大众网东营11月11日讯 坚持民意主导警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东营公安机关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褒奖。今年8月下旬,东营市社情民意抽样调查显示,东营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7.64%、97.43%,同比分别提高0.43、0.13个百分点。那么,东营机关以“社区六进”为抓手,是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民生服务模式?记者对此进行了详细采访。

  “6+X”服务,为市民带来新实惠

  居民不出社区办理车驾管业务、足不出户接受网上咨询服务、民警将防范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不少市民没想到的是,这些原本费口舌、多跑腿的日常业务,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了。

  东营市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为打造具有“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的公安队伍,为老百姓多办事、办实事,东营市公安机关始终没有停止探索。

  尤其是201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以“公平服务惠民生,6+X服务进社区,动态化信息化服务群众新模式”为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推进“社区六进”工作。

  群众所想、百姓所需,便是领导干部所急。为强力推进工作开展,东营市公安局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调度会,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将“社区六进”列入2014年民生实事,仅市财政就一次拿出778万元,为全市新建改建73个警务室提供资金支持。

  各警务室又依托社区工作站,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挂任村官的组织优势,大力推行“社区综治办、社区警务室、实有人口管理站、视频监控中心、司法调解”“五位一体”工作模式,逐步扩大警务室辐射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开展物管、车管、危管、消防、网管、外管、经侦、禁毒、食药环侦、实有人口管理等“6+X”相关业务,以社区民警直接办理、委托预约受理、集中时间办理等方式,就近为群众提供户籍、车驾管、消防、网安等最多可达50多项便民服务。

  一系列数字能够说明“社区六进”服务模式给市民带来的实惠:交警部门推行社区车驾管办理窗口自助式服务,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7万余笔,处理交通违法2万余笔;各警务室充分发挥物业保安等150余支近3000余名群防群治巡逻守护力量优势,进一步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和安防知识宣传体验,受益群众达20余万人;开展警民恳谈500余场,收到群众意见建议2680条,帮助群众办好事562件,调处矛盾纠纷1600余起;查处整改治安安全隐患3200处,发布提示预警信息和安防常识2万余条,全市刑事案件“零发案”村居1506个,占77.5%,82%的村居实现无重大刑事案件。

  创新警务服务新路子,不仅展示了东营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新形象,还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8月下旬,市社情民意抽样调查显示,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7.64%、97.43%,同比分别提高0.43、0.13个百分点。

  立足警种职能,推进专业化服务

  “群众满意是检验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创新民生服务是公安机关的‘第一追求’。”东营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朱晨曦上任伊始就把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东营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业务警种职能优势,依托社区警务平台把专业化服务延伸到社区,送到群众家门口:交警部门在有条件的警务室设置pos机,推行社区“车驾管办理窗口”自助式服务、“车辆违法信息”“小秘书”实施提醒告知、“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服务”、机动车远程查验等做法,着力打造车管业务向4S店和社区延伸服务。

  不仅如此,辛店派出所警务室还实行了7项私人定制警务服务,包括商铺贴、家庭贴、机动车车贴、儿童卡通扣、警灯闪烁伴我回家、救助黄手环、三色预警研判。

  辛店派出所警务室苏晖介绍,商铺贴、家庭贴、机动车车贴、儿童卡通扣上都有“怡安365民警在线”的二维码,需要求助的群众只要扫二维码就可以通过微信随时联系到值班民警。三色预警研判,是发动社区保安力量与民警一起,将巡逻时发现的可疑情况进行标注,最后形成曲向图,为下一步执勤进行指导。“通过这几项私人定制服务,不仅能优化配置警力资源、统筹安排巡防时间,还能对变化状况实时掌控。”苏晖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老百姓看来,私人定制的警务服务中,最温情的点子还是求助黄手环。苏晖说,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经常遇到有些精神状态不好的老人走失的情况,所以就萌生了设计黄手环的想法。黄手环上有“怡安365民警在线”的二维码和报警电话,以及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编码,如果老人走失,附近发现的人只要扫二维码或打电话,就能通过民警帮助老人回家,今年9月下旬,一位在辛店片区暂住的老人走失,民警就是通过黄手环助其找到了家人。

  据介绍,辛店派出所辖区已有500个老人佩戴黄手环。就在11月7日,求助黄手环已经打破辖区限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首批1000个黄手环开始发放。

  依靠科技助力

  打造信息化警务

  如何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公安铁军,始终是东营公安机关用心思考的问题。“信息化时代提高接处警能力,一定要将高科技应用到警务服务当中。”东营市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东营分局自主研发了社区警务信息系统,现在全市社区民警都统一配发了系统终端设备“社区平板”“掌中宝”。

  记者了解到,通过该系统,公安机关现已采集各类场所信息7万余条,从业人员信息16万余条,推送警情信息6万余条、案件信息1万余挑、人员轨迹信息10万余条、接受群众预约服务1.5万余起,现场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业务5000余件。徐珠宝厅长称赞“社区平板”是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创举。

  平安,是民生第一要务。而信息化系统为打造平安社区帮了大忙。明月派出所警务室民警介绍,现在电动车被盗率高,而破案找回率低。因此,从去年11月份以来,明月派出所与移动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给电动车安装“车管家”,电动车实名登记,有唯一的车架号、电机号。同时,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研发应用“电动车实名登记管理”平台,将车主信息、车体颜色、车架号、电机号、车辆照片等信息纳入管理平台,对已登记电动车实时管理,一旦电动车被盗,能够监控其运行轨迹。6月26日中午,家住清风小区的曹女士停放在楼下的电动车被盗,明月派出所通过平台实时监控,锁定该车的行驶轨迹及具体位置,民警在利津县北街村将已销赃的电动车追回,为群众挽回了损失。“我们与保险公司合作,免费为群众提供电动车财产保险,即使电动车丢失没被追回,失主也可以申请理赔,实现财产的兜底保护。”明月派出所一位民警说。

  据了解,目前已登记电动车2316辆,登记电动车销售网点13家,明月派出所通过在社区设立固定和流动安装点、上门服务等方式,已免费为814辆电动车安装了“车管家”。

  转换工作模式

  创新延伸警务

  东营市公安机关坚持民意主导警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还体现在不断创新的精神当中。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民生服务,创新延伸警务,整合社会资源联手服务群众。在创意警务的引导下,全市公安系统涌现出一大批亮点品牌,先后评出“十佳特色小警务”,东营分局中山社区警务室推出了“中山微服务”、“平安后视镜”、“平安果”等。

  文汇派出所所长李建国说,嵩山社区警务室为了弥补警力不足的问题,发动社会力量,实现网格化大综治,做到了提户知人、提人知事。

  在网格化大综治的工作格局下,相关人员每2周召开一次社区联席会议,警长与网格长、综治员通报社区治安重点,针对某个小区研判治安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哪个小区案子频发,要有针对性地防范。同时,文汇派出所还整合辖区内各大商场酒店的安保力量,给这些保安配发对讲机,实行警企联动。“因为保安本来就在现场,比110出警有时间上的优势。充分发动保安,能够控制现场,便于取证。”李建国说,目前他们已对辖区内12个企业,150余个保安进行培训,配齐橡胶棒、警用钢叉等设备。实行警企联动后,辖区内接警和发案率减少了20%。

  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源源动力,得到越来越多社区群众及各级领导的认可。公安部三局局长刘绍武对东营公安的“社区六进”创新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徐珠宝在东营市公安局报送的《东营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社区六进”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信息上这样批示:东营市局深化推进社区六进工作很好,要把“社区六进”作为“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从中探索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的新路子,着力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东营市公安机关已经把成绩放在身后,牢牢把握“全省有名次、全国有名气,努力走在前列”的工作新定位,继续开拓视野、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各项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