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9日讯 东营市价格监测中心对棉花市场价格专项调查工作高度重视,采取走访、座谈结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利津、垦利两县8个村的40个农户,怡兴、信义、汇丰、华杰等4家加工企业及雅美、三洋、宏远、半球等4家纺织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同时与农业、商务、粮食等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调查显示,今年东营市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生产情况及市场行情的主要特点是: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大幅增加,收购价格低迷,农户植棉积极性下降。
近年来东营市植棉面积不断缩减,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 258.84、204.80、130.80万亩,两年植棉面积累计减少49.47%。东营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利津县,一直是传统的植棉大县,近年来植棉面积逐年减少,2014年全县植棉面积为80.93万亩,同比减少160亩,三年累计降幅5.79%。其他县区植棉面积也大幅缩减,其中,河口区同比减少55.75%,垦利县同比减少33.33%,广饶县同比减少29.78%。植棉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棉耗费工时多,但收益低,不仅远低于务工收入而且低于种粮收益,棉花播种面积减少趋势明显;二是近年来棉花生产屡遭自然灾害,严重打击了农户的植棉积极性;三是今年4月1日,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普遍预期棉花价格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大批棉农退出。
由于今年气候偏旱,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棉花品质较好,衣分通常在38-40之间,三级棉占60%以上。相比于去年的涝灾,虽然播种面积大幅下降,但东营棉花总产量仍实现了增产丰收。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皮棉总产量10.56万吨,同比增长7.76%,单产71公斤/亩,同比增长42.9%。其中,利津县单产104.13公斤,较去年增长162.03%,垦利县单产87.78公斤,较去年增长285%(去年垦利县受灾严重,对棉花管理较为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