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审计局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大数据审计思维,创新实施“三重三力”工作模式,充分运用BIM、GIS、激光雷达、探地雷达等新技术,配合大疆智图、WPM等软件,全方位开展地形测绘、工程测量、树障分析、农林调查、荒山治理等,不断提升公共投资审计质效。
一是重谋划,拓宽审计覆盖力。注重加强审前调研,围绕全市百项重点工程等核心工作,建立中长期审计项目库,关注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开展情况,理清审计重点,加强对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质采购、工程结算、资金管理、投资绩效等6个方面的关注力度,合理谋划审计项目计划,拓宽审计覆盖力。
二是重技术,提高审计智慧力。利用 BIM、GIS、无人机航测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对土石方、河道、苗木绿化工程等进行现场实测实量,有效解决传统审计中样本收集不全面、审计重点不精准、技术方法不灵活、审计时效性低的问题。通过智能监控前期基础数据、真实还原拆迁实景、利用模型模拟降水台班作业过程,合理确定降水费用等手段,在某产业园结算项目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高效精准的完成审计工作,仅降水费用部分核减造价约145万元,审减率达24%,提高了审计精准度。
三是重成果,打造审计整合力。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强化审计成果运用,积极推动建设单位破解部分公共工程存在投资控制管理不到位、项目推进缺乏有效统筹、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经济社会效益未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坚持普及新技术应用思维,形成方法互通、成果互鉴、整改互促的审计模式,将审计项目从线下实施升级为线上管理,提升审计过程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化控制水平,推进审计资源整合,提升审计工作质效。(通讯员:王丹 韩海)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