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每年有200万人以上的就业需求。近日,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省把“以工代训”作为援企业、稳岗位、扩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省审核通过以工代训补贴资金13.16亿元,惠及企业1.7万家,稳定企业职工128.27万人,有力促进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政策“扩容”,“四个调整”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此前,人社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后,山东迅即行动,第一时间出台政策实施细则,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扩大政策效应,山东于10月底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训力度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的通知》,扩大政策“受益面”,降低认定“高门槛”,延长政策“受理期”,提高补贴“上限额”,加大力度释放政策红利。政策优化调整以来,以工代训补贴申领企业增加8743家,支出资金增加7.96亿元,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人数62.37万人。

  扩大以工代训补贴范围。适用群体端,除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4类群体外,将贫困劳动力、离校2年内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纳入补贴范围,让更多群体享受政策红利。适用企业端,将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行业大型企业均纳入以工代训补贴范围。对能够提供2019年以来进出口业务实绩证明材料的企业,也可认定为外贸企业享受补贴,惠及企业更加广泛。如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聊城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都是因实际存在进出口业务而按照外贸行业标准享受到补贴的大型企业代表,补贴资金均达到200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稳岗负担。

  降低困难企业认定门槛。统筹考虑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对不同企业的实际影响,对以工代训困难企业补贴标准分项目、分阶段进行调整,避免“一刀切”,更加贴合企业经营状况实际。1-5月,困难企业按“当月营业收入较2019年平均值下降50%以上,或能源消费量下降70%及以上”标准掌握;6-12月,困难企业按“当月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或能源消费量下降50%及以上”的标准掌握。政策调整后,全省申报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以工代训补贴的企业由236家增加到5625家,补贴资金达到7.3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6.99万个,有效地缓解了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延长政策执行期限。根据以工代训补贴申领要求,企业需提供企业职工工资发放证明,但现实情况中,企业工资多是次月发放,造成部分企业按照“政策受理期截至2020年末”的规定申领补贴会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山东放宽原有政策受理期限的规定,明确以工代训补贴政策从1月1日起执行,受理期延长至2021年3月底,保障政策受益最大化。

  提高补贴标准上限。将疫情影响的中小微困难企业最高补贴额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5类行业大型企业最高补贴额由30万调整到200万,确保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目前全省已有山东航空、青岛交运、如意毛纺、临沂金正大、东阿阿胶等65家大型企业享受到最高额度200万元的补贴,补贴资金1.30亿元,支持稳定企业职工15.71万人。

  申报“提速”,“三个更加”方便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大力推进打包办理、提速办理、简便办理,有效解决补贴申领难、申领慢、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让政策落实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成为“及时雨”。

  推行全程网办,申报方式更加便利。依托山东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大厅,开发全省统一的“以工代训”补贴申领系统,企业可在线申领以工代训补贴,增强了企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优化升级系统模块,改变以往企业手工录入职工信息的做法,实现企业点选添加人员,批量导入。同时,实行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既为企业提供最大便利,也有效保障了资金发放的安全、高效。如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倍耐力轮胎有限公司申请以工代训补贴“即申即审”,从申请到资金拨付到位仅用了5天时间,拨付资金278万元,涉及企业职工5555人次,补贴发放效率大大提高。

  实施书面承诺,申报流程更加简化。为解决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提供工资银行对账单的问题,探索建立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服务机制,企业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信用承诺,对企业组织以工代训的行为、以工代训补贴支出情况等事项不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因企业自身原因、无法提供工资发放银行对账单的实行容缺办理,企业书面承诺后提供实际发放工资的相关证明材料即可。比如,前期德州庆云县许多企业因银行对账的问题,无法申报以工代训补贴。推行书面承诺制后,庆云县人社局迅速帮助16家中小微企业完成了以工代训补贴申领,涉及4829人次,获得补贴资金241.45万元。

  推进信息共享,申报材料更加精简。加强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次数、减时间。比如,申领系统对就业登记信息和社保登记信息进行了系统比对和提取,不需再提供相关纸质证明材料。目前申领以工代训补贴仅需提供《补贴申领表》、《工资发放证明》2类材料,大大减轻企业的申报负担。同时明确,企业申领以工代训补贴的,可灵活选择逐月申领、集中申领等方式,扩大了企业选择权。

  服务“下沉”,“三个直达”强化基层政策落实

  以工代训补贴政策能否畅通落地,直接关系稳就业的大局和企业的获得感。山东各级人社部门结合正在开展的“人社政策畅通行”行动,既苦练“内功”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又苦练“外功”,加大政策宣传解读,真正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益。

  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一体化”落实直达基层。一体谋划推进政策的制定、宣传、解读、落实工作,打包公布以工代训政策问答清单、办理流程图、申报过程视频辅导以及各市、县(区)经办人员的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政策服务。同时,召开视频会议,开展线上培训,对基层经办人员进行专题政策解读,统一解答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政策。比如,威海市开通“人社公益课堂”线上直播活动,对各区(市)和各类企业同步开设“以工代训”政策宣讲,362家企业在线参与,利用抖音等新媒体,不定期开展政策答疑和解读,为政策精准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善服务专员队伍,“面对面”服务直达基层。疫情期间,山东各级人社部门设立4300多人的人社服务专员,服务企业办事、跟踪企业纾困。在“以工代训”政策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社服务专员的作用,聚焦当地重点企业,开展政策上门,实行点对点、面对面精准推送政策,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全面掌握政策、准确用好政策。比如,济南市各级服务专员与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解读和服务,开通以工代训申领绿色通道,协助企业整理资料、完善手续。2020年11月以来,济南市1125家企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达到6678.05万元,人社专员服务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建立压力传导体系,“实打实”攻坚直达基层。省、市、县人社部门成立以工代训政策落实专班,建立责任落实体系,实行台账化管理,对重点企业享受情况逐一核查;定期化调度,按周汇总总结进展情况;跟踪式督导,对政策推进情况跟踪问效,确保政策“一竿子插到底”。比如,济宁市兖州区推行“以工代训”落实“四个机制”:0时响应机制,公开科室负责人电话随时在线;部门联动机制,人社、商务、税务等部门协同配合,对符合条件企业“拉网式”筛查对接;精准服务机制,人社惠企包保专员上门指导;周调度机制,开例会、建台账,及时调度总结,全速推动政策迅速落实,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应报尽报、应补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