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过马路”久治不愈,除了扎根国人心中“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多是因为一些人对交通规则的“中国式”理解——交规是用来约束机动车的,而行人可以例外。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六庭法官王肖
7日下午1时许,市北区辽阳西路与劲松四路路口附近,发生了一起惨剧: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在自北向南横穿马路时,被一辆自东向西行驶的轿车撞倒,老人当场倒地昏迷 ,血流不止。120急救人员随即将老人送医救治,老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伤势十分严重,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采访中不少市民感到很遗憾,“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式过马路’,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改一改不文明过马路的坏习惯,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市民庄先生称。
热线接报
“有位老人横穿马路被车撞了”
“辽阳西路靠近卜蜂莲花超市的位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子过马路时被车撞了,伤势很重。”7日下午1时10分,市民李先生拨打本报96663热线反映了此事。据李先生介绍 ,被撞的老爷子看起来有70多岁,“老爷子满脸是血,处于昏迷状态,呼吸也很微弱”。李先生称,发现老人被撞后,路过的市民赶紧拨打了120求助。“撞倒老爷子的是一辆黑色雅阁轿车”,李先生称,肇事司机发现自己撞伤人后,赶紧下车查看老人的伤势,然后掏出手机报警。
接到线索后,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受伤老人还躺在路上,地面上一摊血迹,路边仍有不少市民围观。而在路边停放的一辆黑色轿车,右侧前挡风玻璃被撞成网状,落满灰尘的发动机盖上,也有明显的撞痕。“吓死人了,刚才就听见‘咚’的一声闷响,接着就听见旁边有人喊‘撞人了,撞人了’。”李先生告诉记者,等他转身时,老人已经被撞倒在地,躺在马路上一动不动。“老人穿着绿色的外套,黑色的裤子,头发花白,头部受伤严重,地上一大摊血迹。”李先生称,几分钟后,120赶到现场,急救人员赶紧给老人做检查,发现老人呼吸十分微弱,“从老人身上发现一部手机,本来想联系老人家属的,可能手机在老人被撞倒的时候摔坏了,一直开不了机。”随后120急救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现场还原
没等跑进绿化带,车就到了跟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发前老人在辽阳西路自北往南横穿马路,“那个地方路中间的绿化带有个缺口,当时老人正在过马路,想从缺口过去,刚开始老人走得很慢,后来突然就跑了起来,结果一下子被车撞上去了。”在现场,一位目击者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肇事轿车上下来的男司机显得非常紧张,在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前,还对老人进行过抢救。在现场,记者也见到了这名司机。据司机介绍,当时他开车沿辽阳西路自东向西正常行驶,远远地就看到了老人横穿马路,起初老人走得很慢,司机以为老人会原地站住让车辆先通过,孰料老人突然往前跑了起来,以为能在轿车到达前跑到路中间的绿化带里。不幸的是,没等老人跑到绿化带中,轿车也来到了跟前,司机刹车不及撞到老人身上,酿下惨祸。
随后记者赶到医院,老人戴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一位医护人员说,老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尚未脱离生命危险,老人远在外地的家属也正在赶来青岛。
众说纷纭
惨剧面前,人之过?路之缺?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故发生的地点东侧约200米的位置就是辽阳西路与劲松四路路口斑马线,西侧300米左右的位置就是一处地下通道,而且尽管这一路段刚刚发生车祸,但仍有不少市民为了省几步路,从路中间的绿化带空隙横穿马路,丝毫不顾及身边疾驰的车辆,让人不禁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在这一路段,要想穿过马路,要么就得往东走很远走斑马线,要么就往西走很远走地下通道,绕来绕去挺不方便的,希望路上再多一些可以穿越马路的安全通道。”现场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此处居民密集,如果走斑马线或地下通道的话,需要多走点路才行,于是 ,不少行人为图方便就铤而走险,在疾驰的车流中横穿马路。“这也不能光怨居民素质,应该看看我们的公共设施是否还存在缺位或规划管理不合理的地方。”一名男子说。
但也有市民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这个路口经常发生车祸,而且很多时候都是行人在横穿马路时被车撞倒的,虽然走斑马线或走地下通道需要绕点路,但我觉得为了省几百米路程、少耽误几分钟,而让自己的生命安全陷于巨大的危险中,真是太不值了,我们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目睹车祸惨剧的市民刘女士称。“现在好多地方都在探讨‘中国式过马路’,有些地方还对过马路闯红灯的人进行罚款,我感觉这种做法也是出于对市民人身安全的一种无奈的保护。”市民庄先生严肃地说。 记者 徐杰
鍙� 琛� 鐧诲綍|娉ㄥ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