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生于济南,现任济南市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主演过京剧《辛弃疾》《李清照》《李龙爷》《项羽》《孔圣之母》《邓恩铭》等20余出剧目。2008年《辛弃疾》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同年,《李龙爷》获得“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第九届艺术节“导演奖”和“最佳表演奖”。2013年《项羽》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特别奖。
齐鲁晚报记者黄体军
练功不达标逃回家 被父亲押送回剧团
记者:走上京剧之路,受家庭的影响大吗?
李保良:我当初走上京剧艺术之路,第一个启蒙老师便是家父李盈台先生。他是著名齐派书画家,热爱戏曲,会拉京胡,是荀派资深票友,我现在拉的京胡就是从小跟着他学的。在家父的影响下,我6岁开始学唱京剧,9岁考上济南市京剧团学员班,一学就是8年。这期间,我曾有三次因为练功没达到老师要求被打而跑回家,但三次都被家父用自行车押送回团里,就这样终于坚持下来。
记者:在艺术之路上,你还有哪些想感谢的人?
李保良:我曾师从徐啸冬、殷宝忠、叶蓬等诸位先生,他们是我终生要感恩的人。还有2006年,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拜奚啸伯先生嫡传弟子、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师,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一般人只知道欧阳中石先生是著名书法家,但不知道他的京剧修养堪比书法。有人说,不懂书法的人很难理解京剧。这句话可能有点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各门类之间是相通的。所以,一些京剧大师像梅兰芳等,对书法也很有研究。
京剧是我的专业,但书法也是我的童子功,所以我拜欧阳中石先生为师,京剧和书法可以同时精进。我会永远记住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的教导:无论是练书法,还是唱京剧,一定要煞下身,沉下心。从书法的角度看京剧,比只从京剧的角度看京剧,又多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书法之美给我的京剧表演艺术带来了新的灵感。
从“王尽美”到“邓恩铭” 一段二十六年的跨越
记者:你正式挑大梁唱老生是什么时候?
李保良:1990年,我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机遇期,第一次挑大梁主演了一部文武老生并重的戏《汉宫惊魂》,在剧中饰演主角刘秀。第二年,而立之年,又幸运地主演了新编现代京剧《晨钟》,将革命先驱王尽美的形象立上舞台。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始走上了在剧院挑大梁的艺术之路。
记者:有专家称,京剧《邓恩铭》从另一个历史的视角,讴歌了一位值得缅怀的革命家,同时又为京剧舞台增添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塑造王尽美和邓恩铭这两位革命先驱者的形象,中间隔了26年,对你意味着什么?
李保良:王尽美和邓恩铭虽然是舞台上的两个艺术形象,却深深融入了我的生命进程中。其实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很相似,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1921年7月,又一起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英年早逝,都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但在理解和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时,这26年的人生帮助我实现了艺术上的巨大跨越。30岁时,毛糙急进,总想在唱腔和表演技巧上炫酷,玩高难度,比如在王尽美带领学生卧轨这一场,我上去来了三个自以为漂亮的前空翻,导演却泼来一盆冷水让我立马傻了眼:这样花哨的动作用在革命先驱者王尽美身上并不合适,不合适的动作再漂亮也没用!今天看来,这已成为一个笑谈,其实关键还是对人物理解不深。
而要理解人物,就要深入生活,这是最佳切入点。邓恩铭生于1901年,1931年就义,他开展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山东,但他的老家却是在贵州荔波,是水族人。2017年初我随剧组有关人员去荔波采风,从贵阳坐客车到荔波4个小时,从荔波坐客车到他山区老家,又是4个小时。我就想,这是已经通公路坐车啊,当初他从大山深处出来闹革命,光在路上就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啊,如果没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一切根本不可能!从客观上讲,我以56岁的年龄演从16岁到30岁的邓恩铭,存在着不小的困难,但由于真正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从而演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张力的革命者形象。
记者:《邓恩铭》这部戏,你既是主演,又参与了编剧和导演工作。
李保良:戏剧舞台的核心创造,就是主要人物。1996年我曾去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一年学习导演;我编导并主演过大型神话京剧《李龙爷》,获泰山文艺奖,这些经历都对我这次主演《邓恩铭》有着巨大帮助。在剧中,我根据剧情需要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设计,如第六场,在大雨中的一段舞蹈,还有赴刑时唱得全剧最长的一大段反二黄,“恩铭我,何惧这剑林刀丛,腥风血雨,万死又何惜,拼将热血洗天碧……似看见,南湖红船犂浊浪,聚吾侪指点江山举赤旗,犹记得游苏俄悟真谛,同唱国际悲歌歌一曲!”大气磅礴,振聋发聩,也是全剧的高潮,从唱腔到化装,我都参与了设计。可以说,邓恩铭这个角色真正进入了我的生命中,让我深切体悟了“用生命吟唱”是什么感觉。
《辛弃疾》八年磨一剑 五易其稿,五换导演
记者:2008年,大型原创历史剧《辛弃疾》获得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这也是你的代表作之一。
李保良:对,八年磨一剑!济南有很多历史文化人物值得搬上舞台,辛弃疾是其中一个代表。从2000年到2008年,五易其稿,五换导演,这是一个特别折磨人的过程。但天下难得“执着”二字,既然喜欢辛弃疾和他的词,加上自愿背负挖掘济南本土文化的责任,所以“八年而不悔”。现在回头看,《辛弃疾》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实事求是地讲,它在唱腔设计上还不够完美。《辛弃疾》在灯光、音响上采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同时吸收了话剧和舞剧的表演形式,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我认为,艺术家应以创新为己任,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记者:在京剧传承方面,你目前在做哪些工作?
李保良:我是一个“务正业又不务正业的人”。刚才说,除了我的专业京剧,我还爱书法,其实我业余时间还拉拉京胡、画画脸谱、作曲、收藏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在京剧传承上都帮了我大忙,比如我出版的由自己作曲、吟唱的《辛弃疾吟唱十二首》光碟,是从六百余首稼轩长短句中精选出来的词章,以京昆旋律为主,融合了山东地方戏的音乐元素,我带着它已走进五六所高校,与大学生们分享。还有我画的150余幅三国戏京剧脸谱,准备结集出版,从脸谱入手也是了解京剧的一个有趣的路径。
记者:如果回到当初重新选择,是否还会选择京剧?
李保良:人生的选择看似偶然,实则偶然之中有必然,从6岁开始学唱京剧,至今已唱了50年,为京剧苦过累过流过汗流过泪,但我心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