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关于预付卡的连续报道引起许多有相似消费经历的读者关注。其中,不少读者反映自己办健身卡后的烦恼。记者调查发现,办理预付卡几乎是健身房营销必备手段,价格不菲的年卡,再不断被推销各种私教课,消费者卡内充进不少钱,然而受不退不转等合同条款约束,消费者掉进办卡陷阱。

不少消费者持有数张健身、美容预付卡,退费纠纷不少见。 (资料片)不少消费者持有数张健身、美容预付卡,退费纠纷不少见。 (资料片)

  办卡就上套

  健身总被推销新课

  滚动充值成潜规则

  “从我办卡开始,每次去健身都会有私教来让我报这课那课,让我充值。”两个月前,孙女士已在一家健身房办了5000元的年卡,如果再买私教课,还要再充值5000元,“一节课200多元,但教练说我颈椎、腰椎有问题,私教能通过训练帮我调整好。”孙女士不经劝,又充了5000元。

  然而,刚上半个月私教课,教练又推荐别的课程,还要再充5000元。这一次,孙女士没再充,“真的负担不起了,这样下去光健身一年就要充值好几万。”

  “这种情况业内叫滚动充值。”山东体育学院外聘教师、资深健身教练蒋先生介绍,这是不少健身房以及美容美发行业的潜规则。“让会员不断充钱,这样始终会有钱在卡里,就会一直在这里消费。”蒋先生介绍,由于多数健身房会员卡不能退费只能转让,而转让又有高额手续费,使会员不断充值后进退两难。

  推销课程,让会员不断充值,已成健身房营销重点,“因为要考核,很多教练的工作重点已经不是指导学员锻炼,而是销售。”蒋先生介绍,不断推销课程,一些私教上课太多,体力跟不上,服务质量自然下降。

  退款不可能

  不管卡里剩多少钱

  转让费200到500元

  一方面,不断充值让卡内余额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想退卡,难上加难。

  “我花9000元办的年卡和私教课程,现在要去外地工作想退掉,营业员告诉我不可能。”蔡先生几次找到健身房想退卡,经理却说,“我在这儿工作两年多,有很多人来退卡,但没一个人成功退过。”这位经理说,合同里明白写着不能退款。考虑到蔡先生确实无法再继续健身,经理答应蔡先生自行将卡转让,但手续费500元,损失挺大,但蔡先生也只能接受。

  在网络上搜索同城健身卡转让,结果显示数百条,“我们业内统计,健身卡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三个月之后大多数卡就是死卡了。”蒋先生介绍,由于对自己的健身热情预期过高,很多消费者在办理健身卡时都会选择年卡。一些商家也把握了这一心理,有的甚至只办年卡而不办次卡,但充值后,很少有人能坚持。

  而转让意味着高额手续费。记者咨询多家健身会所,答案基本一致,健身年卡转让都要交转让费(更名费),200元到500元不等,即便是家庭内部转让,这笔费用也要收。“我们这里转让过户,不管卡里剩多少钱,统一收手续费500元。”一家连锁健身会所营业员称。

  “其实,很多人办健身卡就是一时冲动,来了一个月就坚持不了,剩下的,就是健身房的利润了。”一家位于经四路的健身会所的经理称,“如果每个人都免费转卡,下一个客户‘体验’一个月后又继续免费转让,我们靠什么赚钱?所以每家健身房都会收转卡费,这是行业规则。”

  监管存空白

  小店不需办理备案

  消费者当心合同猫腻

  根据《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经营者采用卡、券的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单方设定限制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因此,因经营者的原因导致卡、券不能继续使用的,经营者应当将卡、券的余额退还消费者。但由于消费者办理健身卡时和商家签的合同往往规定了除特殊原因不予退款等内容,造成退款时没依据。

  根据商务部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管理办法》),需要办理备案的预付卡发放主体仅限于“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行业的企业法人,而对问题日益突出的体育健身、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预付消费领域以及非企业法人,约束制度却还是空白,“我们只做这三大行业,而且是上一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企业法人的备案登记,一些小的门店或者个体工商户不符合办理要求。”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作为消费者,签订相关合同、协议时一定要看清条款,如有异议或模棱两可处,应及时提出或询问清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