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钢城区汶源街道青冶行村村民陈现民的妻子桑庆美,从村塑编扶贫点抱着4把需要进行编织加工的靠背藤椅径直往家走。桑庆美说,这些活她要拿回家里做,因为家里的炕头上躺着患病的丈夫和儿子两个残疾人,还要照顾一个上学的闺女。    

  桑庆美和丈夫陈现民今年都是47岁,年轻的时候,陈现民在外干建筑,家里的2亩薄地由桑庆美看管,“那是1995年前后,地里除了留下自己的口粮外,也卖不了多少钱,我干建筑一年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算可以。”陈现民说。   

  婚后的第二年,陈现民有了大儿子,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几个月后陈现民发现自己的儿子和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带着孩子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空洞症,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四处带着孩子看病,仅2010年在河北看了一次病就花费了10000元钱,这对俺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陈现民说。    

  虽然后来陈现民干建筑一年能收入10000多元,但是除去给大儿子看病和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费用也所剩无几。好在陈现民肯吃苦,平日干建筑都是努力多干活,因此每月的工资也逐渐增多,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陈现民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严重的时候整个身体无法动弹。在医院检查后得知患上了脊髓炎,“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只能瘫痪在床,从2014年到2016年因看病住院十多次,平均每次花费10000多元。该借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把这个家彻底给拖垮了。”陈现民抹着眼泪说。    

  陈现民无法工作,4口人的生计全落在了桑庆美的肩上,无尽的压力让桑庆美难以承受。村里的邻居自发地为桑庆美送来了长毛兔,让桑庆美家庭维持生计,勉强度日。在她俩的细心照顾下,兔子数量已达到百余只,但仅此一项也无法扭转目前的生活状况。   

  就在陈现民一家为生计一筹莫展之际,村里的扶贫项目让他们再燃起了希望。   

  扶贫企业专门为残疾人设的藤编加工,让陈现民两口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这个活,让生活有了开支,我带着材料回家,虽然丈夫拄着双拐,依然可以在炕头上编制藤椅,俺两口子在家一起干,也不耽误照顾孩子。”桑庆美说。   

  桑庆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手工编织一个月也能有600多元的收入,两个人加起来至少1200元,一百只兔子一年五茬,一年也能挣到3000块钱,再算上家里的地,一年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虽然政府帮了我们很多,但是俺们觉得想要日子好起来,还得需要自己勤劳才可以。”   

  上个月,桑庆美还上了一笔亲戚的欠账,“虽然还有6万多元的账没还上,但是生活总算是看到了希望。”桑庆美说。   

  在青冶行村,还有16名像桑庆美这样的残疾困难户,他们在专业培训师的示范和讲解中,有的忙着裁剪编绳,有的忙着打钉,有的熟练地编织。记者注意到,在房间的角落里,堆积着几十个靠背藤椅成品,绷紧的藤条牢固坚韧,富有很强的弹性,没有一件次品。   

  今年钢城区残联利用政策和项目优势,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据统计,自残疾人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开展培训班20余次,培训残疾人200余名,安置260余名残疾人就业,货品已回收8次,货款当场付清,使残疾人实现足不出户增加经济收入,辐射带动200余户残疾家庭。(莱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