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三面环水,游人在木桥上漫步,神清气爽、陶醉其中。谁曾想,这个只有613人的小村庄,几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村里依托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穷帽子”,还成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模范村。

  夫妇俩开了农家乐

  一天招待百十人

  8日一大早,记者见到了忙碌中的黄新海。“院子从4月25日开始装修,政府扶持农家乐,免费提升改造。”黄新海津津乐道地向记者介绍。记者望去,在白色墙面和门外竹帘的映衬下,小院里的石榴树和花花草草愈发显得绿意盎然。

  一提到农家乐,黄新海夫妇心里就乐开了花,脸上洋溢着喜悦。

  2014年,在村委会的动员下,党员黄新海与其他29户村民成为了农家乐的首批创业者。政府拨资金为黄新海和村民们免费装修了房子。黄新海又东拼西凑了2万元,置办了消毒箱、冷鲜柜等。“一开始心里没底,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敢抱太大希望。头一年客源特别少,一年到头也就挣了两万块钱。”

  没有客源,村里就帮着宣传。但黄新海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黄新海以前做过小炒买卖,在炒菜方面有一定经验,他的拿手好菜是鱼和精肉丸子,而最新研究出的小米玉米面馒头,客人也逢到必点。

  因为菜做得好吃,从去年开始,黄新海家的回头客逐渐多了起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到十多桌100多人。

  2016年黄新海夫妇赚到了六万元,比第一年翻了一番还要多。黄新海喜滋滋地说,“我家闺女和儿子都有自己的小汽车,这两年开农家乐也有了点存款,我也给自己买了辆电动汽车,没花孩子一分钱!”

  村里发展乡村游

  今年预计收入过千万

  黄新海之前种植水稻,收成好的时候一年才能挣个两万元,勉强够日常开支。如果赶上装修房子,置办家具,就有些入不敷出了。

  因为贫穷,村里不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早起晚归,也没有休息日,根本顾不上家里的老人。“现在,我们干餐饮农家乐,一年赚五六万元不成问题,过得还很轻松。”黄新海说。

  “今年,农家乐生意明显要比去年好得多,年底挣个七八万元不成问题。”黄新海夫妇说,除农家乐外,他们流转出去的土地,一年也能赚到6000多元,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据常家镇副镇长、蓑衣樊村书记刘树海介绍,早在2011年,蓑衣樊村就实现了1570亩土地的全流转。土地流转后,村民因地制宜种花种树、挖藕塘、建鱼池。该村还在主要街道墙面上画了红色主题以及贴近农民生态主题的宣传画,游客一进村就能感受到干净、正直、朴实的村风。

  近年来,该村以建设天鹅湖温泉慢城为契机,开发了农事体验、湿地泛舟、稻田钓蟹、果蔬采摘等项目,这座祖祖辈辈种田打鱼的小村庄,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蓑衣樊村还在经营淡季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了蓑衣客栈、公社大食堂、咖啡小屋等,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的休闲旅游度假村。

  “去年10月份,村里成立的蓑衣水乡合作社,实现了村社合一,村民入股后不用承担风险就能赚到钱。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刘树海表示,今年底,全村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应该不是问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巩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