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安置职工
体现人文关怀
国企改革难,“僵尸企业”处置更难,职工分流安置,更是难上加难。对此,山东省委、省政府态度明确,“不把职工问题解决好,国企改革就算不上成功。”张新文引用清人胡林翼的“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表明改革的决心和稳定的重要。
赵军原是山东能源集团宣传部副部长,被派到肥矿集团担任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后,经历了不小的落差:抛家别舍不说,上任3个月,没领过一分钱。“不光是我,肥矿集团领导班子都这样,职工工资发到哪个月,班子成员的薪酬就领到哪个月。”
原来,肥矿集团历史包袱沉重、资不抵债,已拖欠员工工资10个月以上。
刚上任时,赵军愁得一连几天睡不好觉,担心职工堵大门。然而,让他意外的是,3个月来,几乎没见过上访者,“这都归功于集团科学合理、充满人情味的职工安置方案。”
这个方案,由省政府做出部署,省国资委和山东能源集团牵头,以肥矿为主制定,十三易其稿。方案提出了内部退养、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补偿金、正常经营安置、移交办社会人员等9条安置渠道。职工安置总费用约25亿元,由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解决。
5月30日,肥矿集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157名职工代表全票通过这个方案。
“关键在会前,核心是民意。”肥矿集团工会副主席牛宪民说,方案征求意见,做到了“宣传教育到位,征集意见、解疑释惑到位,分析研判到位”。白庄矿一线采掘工安树河动情地说:“几个月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成了现实。连劳务输入人员也享受到了安置政策,考虑得太周到了。”
在山东国投公司党委常委卢连兴看来,妥善安置职工是改革的重点。“政策类别化、去留自愿化、方案人性化,是处置的原则。不搞一刀切,算清明白账,走有走的政策,留有留的待遇。国投公司分流安置三四千人,没有一个人上访。”
淄矿集团新升实业埠村煤矿有个“全员沟通对话会”,7年搞了50多场次,参与人数数万人次。“交流顺畅了,信息透明了,问题好解决了,形成了尊重职工、相信职工、依靠职工的良好改革氛围,有效保证了转型发展。”新升实业公司董事长李树新说,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我们始终跟职工在一起”的姿态。“要求职工做到的,干部先做到,改革,不能只改职工不改干部。”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