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4月20日讯(记者 田阳)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著名小麦栽培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0日12时20分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

  延伸

 

  心系田野——中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余松烈,中国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23年、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小麦学组组长,山东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第七、八届中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松烈从事小麦的教学、科研及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工作六十余年,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先后获得过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励。被评为被评为中国农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专业拔尖人才及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农学奖。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动荡岁月

  余松烈出生于1921年3月13日,在宁波中学初中部完成学业以后,就读于南京市立第一中学。1937年,余松烈刚读完高二,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他逃往宁波家乡,并辗转到吴兴县住在叔父家,借读于东吴大学吴兴附中的高三。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吴兴吃紧,他又同叔父一起到吴兴乡村山区避难,开始与农村、农业、农民有所接触。1938年5月,他随叔父等人由吴兴辗转避难到上海,9月间进入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读大学一年级,晚上则继续在致用大学农学院上课。1940年6月,余松烈作为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肄业生,经考试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于1942年6月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余松烈先后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助教,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上海南通学院农科任讲师。1946年春,他创办了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余松烈到达老解放区,在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历程。

  扎根山东

  1950年秋,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利用种间杂交改良分枝小麦。在这期间,他多次到农村蹲点,开展过田间科学实践,在中国著名劳动模范裴继臣的指导下,余松烈对山东的小麦生产逐渐有了了解并建立了感情。

  1974年,余松烈主动要求到滕县农村下放劳动锻炼,一直到1978年才返回学校。这五年是他一生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也是最有收获的时期。虽然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但他始终跟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走遍了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学习高产单位的经验,也发现了后进单位的问题,既找出滕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研究了个别单位的特殊情况,逐步做到对滕县的小麦生产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为当地干部技术人员讲小麦课,到各公社、大队进行技术指导,创办了滕县“五七”农大,为当地培养了农业技术人才,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衷心爱戴。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978年,余松烈返回山东农学院工作,担任农学系主任和栽培生理研究所所长。他主持了在滕州农村进行的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结果使11个实验村的小麦亩产超过500公斤。他亲自播种的2亩试验田,亩产达到638公斤,创下了北方冬小麦高产新纪录。在生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创立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可增产13.5%,每亩节省种子5公斤。该技术成果突破了过去小麦高产依靠“大肥大水大播量”的传统栽培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辟了小麦高产新途径。

  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3亿多亩,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山东省采用该技术的麦田已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这也是山东省小麦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200亿公斤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