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江说,“这就是活生生的工匠精神,他让企业活过100年,让后人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如今的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

  “工匠劲射”也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大讨论。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对大众网记者说,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工匠精神来源于文化,传承发展好工匠精神,要在基础教育中将其发扬光大,培养工匠精神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相关的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纳米科技专家王琛说,现在由于待遇低的问题,许多行业里的技术工人跳槽率高导致流动性强,而且有些地方对技术工人的重视还不够,这都不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杰出技术工人。他说,具备工匠精神的人物一定是技术工人里的杰出代表,在具备一定优秀技术工人数量的基础上,才会更容易产生具备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要通过加大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等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和社会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他们追求精益求精的积极性,同时也会鼓励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职业,让更多人的人以当技术工人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