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品质的至关环节,首先无外乎葡萄的品质。”周洪江说,张裕从百年前就开始从欧洲引进葡萄,最后只有3种葡萄被成功引进种植,有很多因为气候等外部条件而宣布引进失败。而这个引进的过程,在交通和科技不发达的清朝,无疑是一次艰难的旅程。周洪江说起张裕的历史,娓娓道来。张裕首先需要在欧洲多国选种,然后把优中选优的葡萄品种带上船,经过漫长的海上漂泊,才能达到国内。而这还只是开始,因为这些种子并不一定适合国内条件,随时都有可能在精心培植了半年后被发现“死了”。“如果没有对葡萄酒品质的无限热爱,张裕人是不可能做出这种倔强的事的。”

  其实能够引进外国品种,这已实属幸运。最痛苦的是,别国好的品种和技艺,因为受到封锁和保护,根本不可能被“拿来主义”。这就逼迫张裕人不得不自己创新、自己培育。周洪江以“烟73”品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为例说,当时张裕葡萄酒在出口某些国家时遭到质疑,“为什么你们的葡萄酒颜色这么淡,是不是品质不好”。原来国际普遍认可的一种葡萄品种中国没有,而且又无法引进。无奈之下,张裕的农艺师经过十几年耕耘培育,硬生生地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品种,即烟73。而且,这个葡萄品种没有只留给张裕,而是贡献给了全国,为整个行业能顺利“走出去”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