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三,开放给力改革。

  中韩自贸区给双方带来大量商机,也促进自贸区改革不断深化。

  通关速度在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对我们搞电商的公司最直接的利好是海关通关模式的改变,通过扫码放行、政策放宽等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山东英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王丽告诉记者,从这里到韩国走海运能突出价格的优势,通关时间短可以规避时效的劣势。从韩国经威海到广州的商品,最快3天就能送到买家手上。

  审批手续在简化。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于明涛说,去年,威海品牛烧烤设备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首张检验检疫部门与商务部门颁发的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两证合一”证书,标志着“两证合一”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企业从跑两个部门改为由商务部门统一受理,成本大幅降低。

  给消费提供制度保障。威海市消费者协会与韩国仁川消费者联盟签署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建立了消费纠纷跨国调处机制。去年上半年,市民李女士在仁川一家商场买了件大衣,归国后发现大衣存在质量问题。经过双方协调,商家为她更换了新大衣。

  抓住新机遇,威海确立了发展目标——打造中韩合作制度创新试验田、中韩自由贸易先试平台、中韩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中韩产业融合先行高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威海努力创造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包括创新中韩陆海联运等业务模式、实施了关检合作“三个一”口岸通关模式、开展电子口岸试点。这些创新的背后得益于改革的加速推进。

  “中韩自贸区建设给威海带来了巨大机遇。”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威海独特的区位优势,担当起国家赋予的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使命,先行先试,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开放型经济的新经验、新模式,加速释放自贸区建设红利,让威海成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