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也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背后,在将要出台的“组合拳”背后,又有怎样的经济背景?

  本报记者 韩笑 周国芳

  正税清费制造业增值税或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步入稳速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以量取胜”的时代注定一去不复还了。阻止经济下行靠企业表现,而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条件是轻装上阵。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实体企业成本却一直在加速提高。企业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等。在各种负担中,税费负担又是最为企业家诟病的。行业研究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流转税、印花税、契税等二十多种税项,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收费项目也多达五六十类。

  “通过政府实行的财政政策,能直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在政府收入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则表现为减税。”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告诉记者。

  虽然我国长期致力于结构性减税工作,但从目前企业和个人的状况看,减税空间还很充足。专家介绍,按宏观税负宽口径(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算的话,2014年我国的宏观税负大约为37%,已经进入一个高税负国家阶段。从税负结构来看,由于中国的流转税占比大,个人和家庭税负更重。

  潘明星认为,减税并不是要“大水漫灌”,我国一直奉行的是“结构性减税”,而不是“整体上减税”。要通过结构性减税,把企业税负降下来,给企业营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并实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根据财税改革进程,

  2016年营改增或许将覆盖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金融业最后四大行业。会议提出,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