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济南而言,“北跨”不仅仅是跨过一座黄河大桥那么简单,如何让落户的好企业、好项目找到资金支持,快速成长,已经 成 为 “ 北跨”战略推进的关键一环。

  企业难题:给“嫦娥”做配件的公司,也为钱袋子发愁

  2012年,学技术出身的宋德鹏打算在济南创业。走了好几个园区、几经对比后,这位“80后”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黄河北的新材料产业园身上。

  “这里交通方便,而且园区内的扶持优惠政策也很有吸引力。”就这样,2013年1月,作为新材料产业园首批入驻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宋德鹏的济南力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虽然成立时间短、规模也不大,但却是“含金量”颇高,且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就连嫦娥探月工程这么“高大上”的项目,它也做过贡献。通俗点说,着陆月球的探测器材料,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就是在力冠的设备里完成的,如今这种专用设备已通过国家最高标配验收。

  再举个例子,飞机的发动机对材料要求非常苛刻,力冠就专门针对这个需要研发了设备,以帮助“生长”这种特殊材料。目前,中科院下属的苏州纳米研究所、上海无力技术研究所等,都是力冠的“客户”,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们只是一家处于初创阶段的小企业,随着研发产品及订单的不断增加,开始面临资金周转难题。”宋德鹏遇到的燃眉之急,可能是大多数创业者都要经历的必然考验。

  位于黄河北的济南新中安重汽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同样也曾为缺钱发愁。这家企业主要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是北京福田戴姆勒、陕汽集团、青岛青特众力车桥、山东德曼桥箱等多家主机厂的配套供应商。公司在购置厂房和设备的同时,又面临大的订单生产,资金周转遇到短缺难题,企业负责人拜访过多家银行都因种种原因无法贷到款。

  银行心思:看技术重潜力,决定扶持未来的“小巨人”

  缺钱搞研发、缺钱买厂房、缺钱扩大生产……这已经成为横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路上一道最现实的难题。无论是力冠,还是新中安,都绝不仅仅是他们中的个案。

  作为加快“北跨”战略实施的龙头项目,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当仁不让担当起“北跨”排头兵的重任。可以说,落户于此的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一个园区的事,更直接关系到整个“北跨”战略的实施。

  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作为第一家进驻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于2013年底设立的齐鲁银行新材料产业园支行,通过与这些中小微企业主开座谈会发现,力冠虽规模小,但生产的都是高、精、尖产品,为了扶持企业帮其渡过难关,该支行为其办理了法人房地产抵押循环贷款,企业可以随借随还,整体降低了其财务成本。

  “我们是自己创业,一开始只想打品牌,三五年内也没打算赚钱。” 宋德鹏说,在企业打基础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支持,这决定了其能否在黄河北真正扎下根,能否有一天发展成行业的领军企业。

  幸运的不止宋德鹏一个,从多家银行吃了“闭门羹”的新中安最终也如愿借到了钱。

  通过考察上下游客户,齐鲁银行新材料产业园支行了解到,该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配件属于行业中的高端品牌,且信誉及口碑都很好。就这样,去年一次性贷给新中安2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的一时之忧。今年,在经济新常态下,齐鲁银行通过仔细调查发现,经济放缓对企业的整体影响不大,因此还是看好这个未来的“小巨人”,为其办理了综合授信300万元,以此将企业慢慢扶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