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我画过一幅《同志仍须努力——为国父孙中山造像》。当时恰逢台湾邀我赴台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为了画好这张画,我特地去了国父纪念馆拜谒孙先生并藉此汲取艺术灵感。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一副衣服架子,支撑着孙中山先生生前穿过的上衣和裤子,两边挂着一副孙先生的亲笔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件摆设让我非常感动,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艰苦奋斗的一生,他在病魔折磨的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激励大家,但他本人已经乘清风而去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像一件“装置艺术品”呀,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也产生了构思。我就画了一个晚年的孙中山肖像,两边配着这副对联。我在题跋上加了几句话,孙中山先生想看到的那种现实,今天实现了。这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民革中央副主席齐续春先生注意到了这段话,认为这个观点与他相合,特别让我打印出来发给他。画这幅作品时,我已经在构思山东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另外,我还到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老照片、明信片,到青岛三江会馆、德华中学遗址作过实地考察,还访问了一些了解这段历史的专家学者,比如横幅上的“热烈欢迎孙逸仙博士”字样,就是一位专家特别提出来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瞬间来表现《孙中山先生在青岛》?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在20世纪初的中国风起云涌,终于在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创建了中华民国。但却因革命的软弱而拱手让权于袁世凯,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而专注于实业救国。1912年秋,他应袁之邀北上“共商国是”。当时刚发生了临城大劫案,若从上海坐火车直接去京要路过枣庄滕州一带,路途很不安全,所以采取了坐船来山东,再转火车,遂有了两次在山东逗留的佳话。在济南他专程考察了黄河铁路大桥,在烟台他嘉许民族企业家张弼士,在德据青岛他对港口、市政、造林等都有很好的评价。9月28日孙中山由山东同盟会主持人徐镜心、刘冠三等陪同下一行40余人由济南乘火车至青岛访问三天,曾在三江会馆广场、广东会馆、德华大学、基督教青年会等多次演讲,尤以广场这次规模较大,万人空巷、颇受欢迎。在去青途中孙中山曾为高密同盟会员侯芝庭题词“要立志去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在青岛的几次讲演中,他呼吁每个有抱负的国民都要做实事、做大事,为国家的富强和振兴而奋斗不息。同时亦强调国人要以开放的胸襟学习西方文化,也只有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西方的科学严密实效相结合,中国才有希望产生质的飞跃。要做大事实事,空谈误国,实业兴邦,是为先生此行演讲之要旨。先生的务实求真、关注民生的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孙中山先生在青岛》与《公车上书》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都是对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和笔墨塑造上有所推进,但前者的难度要更大些:一是人物更多了,而且都是近景人物,要求形象更具体、生动,笔墨与形象契合得更加紧密。二是人物服装变化也多,尤其是大量的黑衣服——中国画表现黑衣服一直是个难题,我用大量的没骨画法画黑衣服,尤其是前景的三位警察的背影,难度很大。再则画面中有一些古人没画过的道具,包括汽车和洋车,在表现技法上都有所突破。三是在细节塑造上注重用笔的组合、行笔的快慢所带来的质感变化,如大量的礼帽、毡帽等各种各样的帽子,这些帽子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特点。人物的塑造也是如此,包括人物的头发,这里面比较多的就是民国时期女孩子的发型。还有布料的变化,如讲台上那些人物的丝绸、亚麻布、棉袄等质感的表现都很强。上面提到的这些,以前在中国画上很少有人表现,我自己也没画过。四是在一些细节的塑造上比较讲究,如糖葫芦的质感,以及麦草、横幅、布帘、纸标等。尤其是画面里的菊花和杂树都要符合整个画面的要求,这样又见笔又见墨。以前人物创作中出现的花鸟,一般都是把花鸟画的技法直接搬过来,如那样就会显得不协调了。同时这些表现又要不同于西方绘画,不能用素描生硬地表现,要用笔墨来融合光影、结构等因素。这就是中国式的表现,同样也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质感来,这些都是有所突破的。五是在构图上力求饱满热烈,在用墨上注重凝重厚实,在造型上追求真实拙朴,总体的气氛力求营造出一种凝重大气的感觉。
这张画筹备了近三年,但画正稿仅两个月,那真是煎熬。因为到了“实战”阶段,不可能完全按原来的设计那么理性地来画画,要笔笔生发,多数的形象可能还需要改动。要抛掉一切假设,调动一切手段和情绪为画面服务。要让画面自身是协调的,笔墨是鲜活的,气氛是生动的。画起画来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我把工作安排妥当之后,谢绝一切应酬将自己置于一种半封闭状态。除了出去开会之外,只要进了画室,就完全进入了自我的世界、进入了这张画。画室墙上挂满了老照片、速写,桌子上摆满了老照片、文献资料。画累了就睡、一觉醒来就画。不分昼夜、没有钟点。也不出去吃饭,自己泡个方便面、拌个凉菜,一顿吃不了放进冰箱下次再吃……累了看书也是看民国人物传记和辛亥革命的资料,画起画来我耳朵里也是民国的声音:画室放的电视光碟是从台湾带回的《老兵回忆》《民国人物访谈》《宋氏三姐妹》《孙科传记》《两蒋传记》等。只有在这么一种气氛里,才能把它画出来,画出民国的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