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学校“缩班”,普通学校生源“回流”,这是今年济南市中小学开学时出现的“新常态”。这种回归“均衡”的现象,源自今年5月出台的《济南市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将济南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路”彻底斩断,实现了对择校控制的从“紧”到“零”。

  济南“零择校”元年,并未出现大的波动,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大众网记者多方采访其中的老师、学生还有家长代表,摸一摸“零择校”背后的三大“幕后推手”:大幅提高指标生比例,打破名师一校垄断,城乡小学建设实行“标配”。

记校名、认老师、找厕所……8月30日下午,山东师大附小校园内就开始热闹起来。该校一年级全体新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进入小学校园,接受新生适应性训练。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融入小学环境。  记校名、认老师、找厕所……8月30日下午,山东师大附小校园内就开始热闹起来。该校一年级全体新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进入小学校园,接受新生适应性训练。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融入小学环境。

  1、消失的“大班额”

  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有学校“缩班”有学校“回流”

  9月1日,是济南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热点学校——山师大附小却只开了6个班,这个比起以往少了1个班。一位班主任老师介绍说,学区内的生源就那么多,所以这次只开设了6个班,而且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之内,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与山师附小距离不远的解一小,今年也同样缩班了,与去年相比今年减少了一个班。

  与之相比,不少学校生源出现了“回流”的现象。芙蓉小学是一所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往年本地和外地生源,五五开或者六四开,但今年,外来务工子女只占到了30%,学区内生源达到70%。“这几年生源逐步回流,每年有增加,今年受零择校政策影响,增加最明显。”芙蓉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以往的一个班能装进60个孩子的“大班额”不见了,核心原因就是“零择校”,而学区内学生就成了第一得益者。

  “今年实行‘零择校’后,学校没有了择校生,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我也不用再费心给孩子择校了。”家住甸柳小区的王先生,所属学区是甸柳第一小学,虽说这家学校是很多家长热衷的择校目标,但60多人的大班额让王先生望而却步,他一心想为孩子选择一所班额相对较少的学校,于是,今年的“零择校”让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实行“零择校”,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还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零择校”之后,很多学校把原来挤占的功能室腾了出来,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优化,原来用于常规管理的精力,也可以更多地用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学改革上,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考虑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