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近1800万,是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
20年来,我省各级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取得了显着成绩。
60岁以上人口2020年达2208万
着力解决老年人“养”与“医”
“我们村总共2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90多位,80岁以上老人有22位,还有一位102岁的老人!”12月2日,章丘市法家峪村村支书孙桂英说。
法家峪村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缩影。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城市或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以上时,就标志着这个城市或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1994年,我省老年人口达到8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37%。到2013年底,全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并且呈加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208万人,占总人口的22.3%。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关乎老年人切身利益,也是老龄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始终把解决老年人“养”和“医”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我省建立起了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510元,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21元,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75元。
我省正加快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至今年11月,全省新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4000多处,各类养老床位49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9张。
逾94%社区有老人活动场所
精神慰藉与权益保护并重
茌平县信发街道办事处郭高村老人刘凤才,几个孩子都在外工作,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原来一到晚上就空落落的,现在村里组织起文艺队,一到晚上敲锣打鼓扭秧歌跳广场舞,这心一下子就敞亮了。”欢快动感的旋律中,刘凤才老人很开心。
我省发展老年教育、孝德教育,开展敬老文明号评选、十大孝星评选、十大寿星排行等活动,加强老年文体活动队伍和活动场所建设,老年人成基层文体活动主力军。
目前,我省老年文体团队达到1.58万个,94%以上的社区(村居)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场所,命名了9个山东省长寿之乡,评选表彰孝亲敬老先进单位和个人2900多个。
“乘坐公交车免费,爬泰山也不用买票,我现在三天两头地进山锻炼身体,我要争取活过100岁。”家住泰山脚下的李树斌大爷说。
我省建立省级8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全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健康管理的达到834.5万人,全省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覆盖面达75%以上……
这是注定要在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刻:2014年9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新修订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获得通过。“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我省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省老龄办主任丁希滨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老龄工作机构体系不断完善,老龄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20%为失能半失能老人
期待老龄工作大格局
“夕阳可以是安乐雅致的,也可以是活力四射的。”这是东营市东营区71岁的高级农艺师吴修佩老人的人生信条。吴修佩老人常年活跃在棉花种植和棉花研究一线,他说自己在田间地头指导棉农种植,虽然有点累,但心情很好。
我省搭建老有所为平台,41万老科协会员、五老人员、老教协会员、110万老年志愿者,常年活跃在“银龄行动”一线,既缓解了养老压力,又有益于身心。
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山东老龄事业顺利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突出问题: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农村社区养老基础条件差、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政策引导扶持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省的老龄化呈现空巢、高龄、失能老人占比高等新特点。省老龄办2012年抽样调查发现:城镇老年人空巢率达74.75%,农村老年空巢率为33.33%,全省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710多万人。至2013年底,全省老年人中近20%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失能老人近200万人。
“我省人口老龄化一个典型特征是未富先老,政府财力有限,老年人个人收入偏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实际能提供的需求差距巨大。同时,老龄事业又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事业,牵涉社会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发展老龄事业,努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丁希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