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的有关情况。记者了解到,济南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

  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深化。在扎实推动国家第一、二、三批集采药品落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了驻济医疗机构药品、耗材联合采购工作,坚持多家中选、不唯低价中标,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保证群众用药质量,满足多样化临床需求,实现“医、保、患、企”多方共赢。参与议价谈判的13种药品、15种耗材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到31.3%和58%,最高降幅分别达73.26%和87.9%,为参保人节约医疗费用1.6亿元。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完善了总额预付管理办法。根据医院规模、级别、专业特色、考核结果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按设定的公式测算控制指标,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二是推行了多元复合式结算办法。对基层医疗服务、门诊慢性病种和普通门诊统筹费用实行按人头(或次均)定额付费,对43种手术病种和术式开展了日间手术医保支付,对医疗康复、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项目开展按床日付费,对危重大病施行单独结算。三是试点开展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改革。在全市3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初步完成病案规范、分组测试、权重费率测算工作,将于近期开展模拟试运行工作。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一取消、一降低、一提高”,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一是全面取消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共计取消加成3.4亿元,并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支付。二是降低部分偏高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共涉及72项,主要是大型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总价降幅6.2%。三是提高病理、治疗、手术等项目价格,让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完善准入制度,新增了“密闭式氧气吸入”等38项群众需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让价格结构更趋合理。

  “互联网+”综合保障服务体系改革不断深化。顺应宅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省市共建了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以医保支付为驱动,充分发挥医保连接医疗、医药、供需双方的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应用服务、集聚产业,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的创新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为全市失能人员、慢病患者、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网上问诊、慢病续方、医保结算、送药上门等一体化、专业化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