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开工改造棚户区12.3万套,城镇老旧小区60万户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山东省人大代表、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云香建议,尽快拆除零星棚户片区,然后在拆出的空地上建“两园两场”。
“两园”就是老人乐园及儿童乐园。“两场”是地下立体停车场和文体活动广场。并把建设“两园两场”跟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放在一起,作为配套统筹考虑,先试点形成模式后再向全省推广。
![](http://n.sinaimg.cn/sinakd202123s/80/w720h960/20210203/9c09-kirmait4551988.jpg)
零星棚户区居民生活品质亟待提升
刘云香说,这几年,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民生投入,老旧棚户区拆迁,居民喜迁新居;保障性安置房建设也在逐年扩大范围,让没有房的年轻人住上新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不过,仍有部分老旧小区的零星棚户片区的居住环境亟待改进提升。“部分老旧小区的零星棚户片区,大多不超过100户,而长期在这居住的居民不到30%。由于地理环境所限,无法进行改造提升,不仅无法改造旱厕,更无法通气通暖,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可考虑把棚户居民安置到已开发回迁的居民安置房中,让居民享有住有宜居的环境,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刘云香建议,尽快拆除零星棚户片区,然后在拆出的空地上建“两园两场”。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建设改造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150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所以上。报告同时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建“两园两场”解决老旧小区难题
刘云香说,之所以建议建“两园两场”,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老人乐园的建议是因为目前老旧小区老年人多,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传统文化让许多老人喜欢选择在社区养老,而老旧小区由于先天性的功能缺失,导致没有地方建设养老场所。因此建集就餐、娱乐、健身与一体的老年乐园势在必行。“去年,我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建老年食堂的建议,省民政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我对这个建议的延伸。”
儿童乐园的建议是因为自出台“二孩”政策以来,儿童增多了,但儿童入园难和公共活动空间少,成为老旧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拆除的空地上建公立幼儿园,开辟儿童活动公共空间,不仅能解决年轻家长的难题,也能给儿童游戏娱乐的空间,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
建地下停车场也是居民的期盼之一。“很多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找车位需要很长时间,或者把车停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再走回去。还有一些老旧小区内车辆根本无法调头,有的连消防车都进不去,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大问题。”刘云香调研后建议,在腾出的有限空地上建设立体停车场,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势在必行。
健身娱乐已经成为居民的基本需求,在腾出的空地建设文体活动广场,能让社区居民在健身和文化活动中增强体魄,交流感情,提高文明素质。
政府主导与引进市场相结合 先试点再推广
那么,谁来建怎么建“两园两场”?刘云香建议,可采取政府主导与引进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比如,老人乐园服务功能主要涵盖健康饮食、精神交流、居家安全。这三者实际上是交融在一起的。”刘云香表示,政府在老人乐园中建设公益性或微利食堂,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方法,有效解决社会养老的多方面需求:即可以提供健康合规的食品,又可以为老人间的精神交流提供机会和场所,同时还会大幅度降低老人自己做饭造成的使用水、电、气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在城区每个社区可设一个食堂。服务人员可公开招聘,也可安排公益岗也可以招募志愿者,这样即扩大了就业岗位,又能使老年人在乐园增加邻里之间的情感互动。这些工作人员受老年人及其家人、村(居)委会、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和管理。
除了政府主导,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把康养机构、立体停车场建设公司引进来,政府给予公益性项目补贴,这样既有专业性,又能解决资金问题。
刘云香建议省里在部分地市选择一些老旧小区做试点,并把建设“两园两场”跟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放在一起,作为配套统筹考虑,形成模式后再向全省推广。这不仅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也能让整个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不断向现代化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