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戴一个高科技智能产品就能“训练和提升学生注意力”?有人质疑浙江省金华市某学校小学生戴的人工智能头环等于给孩子戴上了“紧箍咒”,不仅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压力,还涉嫌侵犯使用者的隐私。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首都师大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王万森表示,小学生正是培养兴趣和发散思维的阶段,不赞成给学生戴智能头环的做法。

  当下,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东风,很多机构开始研发AI和教育相结合的产品。然而,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真正作用于教育,推动教育发展呢?

  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蔡可表示,浙江金华小学生“头环”事件是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AI用于教育非常广泛,它涉及课程、教学、课堂、课堂观察等,总而言之,“AI+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教育。”

  技术用于教育 “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智能头环之所以被质疑,因为该产品还无法证实对学生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小学生大脑的影响有多大。

  号称可实时监测学生上课走神,提升注意力的“金箍”真能提高心智吗?科技创新如何与教育更好地结合?学习科学与AI在教育场景中如何应用?

  在第二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都是先有发明,并在应用中得以改善,所以,浙江金华“赋思头环”的动机没问题。但是,科技的试用与检验要区分对象,用于物和人截然不同,作用于人的产品应该慎重。

  与会嘉宾就“AI+学习=?”话题进行圆桌讨论。 未来网记者 李盈盈摄

  “一方面,技术是否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孙茂松说,“这个技术应用到人尤其用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大脑有没有损害,需要确凿的证据。”

  “另一方面,这个东西用于教育是否有效果,需要经过教育学的研究,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好的动机不一定会变成好的结果。”孙茂松解释道,人工智能已应用到方方面面,比如,快递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搬运货物可以大胆去试,大不了掉地上摔坏了,但是,作用于人身上,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别慎重。

  AI技术跟应用结合的场景越来越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孙茂松建议在基于多方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规范,让企业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慎重做,否则,企业会无所适从。

  “技术只是教育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或将改变世界。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我们要放眼全球,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两年过去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教育成为人工智能切入的一个重要领域。

  今年10月29日,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我国高校第一家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蔡可表示,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考虑的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教育的目标和途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从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了以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利用技术手段刷题虽可以提高效率,可是,高考命题也已经从过去的重视刷题到强调应用转变,注重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王万森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主题仍然是教育,技术只是辅助,做智能教育的人首先应该懂教育。”

  王万森强调,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需要做到三点:首先,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小孩子,非常重要。其次,应该有利于优化教育或学习环境。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室里应该提供可以放眼全球的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手段和教师的教育手段,提供培养骏马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把人培养成绵羊。

  蔡可认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学生要具备复杂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不是依赖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必须主动学习。接下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需要从学生和老师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研发者认为学生应该学什么,老师该怎么教。

  “技术创新虽可以创设学习场景,但技术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蔡可补充道。

  来源: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