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济南报业全媒体刊发了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的展品征集令,截至下午接到热心市民来电20余个,64岁的朱长平就是其中一位,“我主要是收藏旧报纸,国内国外的都有。”朱长平说,他收藏的旧报纸时间跨度超过100年,共19600多个品种,加起来总重量能有15吨,“我喜欢收集这些,它们都是历史的文物”。

  旧报19600余种总重能有15吨

  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有一家店面,主人朱长平出生于1955年。这间不大的小屋里,都是他多年四处搜集来的老物件,像章、旧相机、小画册……其中最喜欢的要数旧报纸了。“收藏旧报快30年了,国内国外的都有”。

  朱长平的店里,南侧架子上放着一摞摞用牛皮纸包好的旧报,每隔几个袋子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报纸的名字和年份,他说这样是为了查阅时方便寻找。抽屉里还放着一本他收藏报纸的目录,第一页开头是在香港地区发行的《大公报》,时间是1907年。

朱长平收藏的各类报纸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朱长平收藏的各类报纸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基本上能想到的报纸我这里都有。”翻开朱长平的报纸收藏目录,不论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样的中央级报纸,还是《大众日报》《浙江日报》这样的省级报刊,都能在他的收藏中找到,光各类报纸的创刊号就有600余种,“我收藏的报纸品种全算下来有19600多种吧。”他说,店铺柜子上摆放的这些旧报只是一部分,剩余报纸分散在4处仓库里,“一共多少份我不知道,但是总重量加起来得有15吨左右”。

  想一直传下去,它们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最开始收藏报纸也是个偶然的事儿。”朱长平说,那是30年前,有一回他去废品回收点淘旧货,正好看到有人拉着两车旧报纸来卖,“我一看,还有不少是合订本。”朱长平买下了那两车旧报纸,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旧报收集之路。

  “其实也不能算是心血来潮。”店里的书桌上就放着当天新出的本地报纸,朱长平说自己年轻时就爱看报,到现在也没变过。“报纸和其他东西传播方式不一样,不是看过去就完了,会一直都在。”除了一柜子的旧报纸,店里还堆满了其他纸质的收藏品,红色书籍、小画册、各类字典……“比起其他东西,我最喜欢收藏这些报刊书籍。”在朱长平看来,这些报刊书籍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们本身的时间价值,更体现在它们所记载的内容上,“它们所记载的东西,本就是历史的文物”。

  “我之所以看到咱们报纸上的征集令就打了电话,是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祖国的感情确实很深。”朱长平的大伯年轻时就加入了红军,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曲折历程。他自己年轻时在老家做生意,多亏了政府的贷款扶持,“我是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所以才想把这些旧报和大家分享,通过里面的报道让大家看到祖国几十年来的巨变。”朱长平说,希望把这些报纸好好保存下去,将来传给家里的小辈,“这些旧报记载的历史,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财富”。

  来源: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