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泰安5月30日讯 “我干了41年的泰山挑山工,我真没想到有一天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这是泰山中天门挑夫队张洪平迁入新居的感受。“泰山挑山工之家”位于通天桥的东北方向,紧靠中天门,它是一座砖瓦建筑,整栋建筑底部都是用大青石垒成一米多高,再上接青砖垒墙、黑瓦封顶,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之下,黑白相间的外表显得十分两眼。

  “我干了20多年的泰山挑山工了,以前我们住的是用石头垒起来的窝棚,十分潮湿并且透风,下雨的时候床上全是湿的,冬天更是无法御寒,条件非常苦。泰山管委给我们盖了新房,我心里高兴,条件好了之后以前很多走了的人,现在都想回来继续工作。”中天门挑山工晋玉亭说。

  走进“泰山挑山工之家”记者看到,这栋建筑整体为中式风格,房间共有五间,中间最大的一间房是挑山工们的主宿舍,房间共摆放着7张上下铺的床,目前住着13名挑山工,房间内还配备了储物箱、空调等设施,墙面上悬挂着挑山工门的照片。在北面较小的两间房子,一间是家属房,供挑山工们家属来探望时歇歇脚,一间是临时办公室,也是挑山工们的备用宿舍。靠东两间分别是厨房和卫生间,里面压力泵、煤气灶、太阳能淋浴一应俱全,就连锅都是新的。“现在这房子真是太好了,再对比一下我们以前住的,真是天壤之别。我们挑山工不少人都有风湿,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住宿条件太潮湿了。原来还没法洗澡,十天半个月下山洗一次,我们这工作出汗很厉害,现在有时间就能洗,真是太幸福了。” 晋玉亭高兴地说。

  “身比泰山矮,志比泰山高。肩挑泰山重,足下众山小。双肩挑走日和月,双足踏遍万重山。”这是挂在“泰山挑山工之家”的食堂外的一首诗,据介绍,这是泰山中天门挑夫队的老队长赵平江写上去的,这首诗赞美了泰山挑山工那种“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 ”的精神。进入食堂,食堂内宽敞明亮,圆桌、板凳、冰箱、电视机一应俱全,在四周的墙面上悬挂着作家冯骥才、北大教授杨辛和挑山工们的合影。“今年春节刚过,大家听说要盖新房子的消息,挑山工们都乐坏了,在盖的时候大家集体出力帮着施工队运物料,共同参与建设。近几年,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上都给与了挑山工大量的关注,泰山景区工会还给我们买了保险,挑山工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老队长赵平江就两个心愿,一个就是翻盖新房,另外一个就是将泰山挑山工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赵军说。

  泰山挑山工已经成为了泰山盘道上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的身姿成为了巍巍泰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泰山挑山工已经制定了运输队管理制度,配备了统一的工作牌和服装,他们也将接受大家的监督,用最真实的行动做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守护者和践行者。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通讯员 马玉飞 泰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