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南郊宾馆给代表们准备了小猪玩偶,别人看到的是小猪的憨厚可爱,省人大代表郭冬梅看到的却是小猪身上的花色,她索性给记者讲起了小猪“身上”的印染技术。

  郭冬梅是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轮训班班长,她熟悉印染技术。此次上会,她建议,应为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渠道,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003年,18岁的郭冬梅技校毕业后来到公司当起了落布工,一天要站12个小时,一干就是三年。2006年,她成了化验室的一名配制工,每天的工作是根据客户要求给布料染色,一干又是十年。

  染色,听上去是挺简单的活,其实很有学问。郭冬梅说:“对做得好的人来说不难,反之就很难。”她是从“很难”开始的,工作第一个月的某一天,她接到一个活,要打出一种咖啡色。反反复复,“自己怎么也打不出来,打了整整一星期。”

  这件事情不仅没有击垮她,倒是激发了她的斗志,“就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特别无力。我越来越想挑战自己,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经过反复的练习、实践,郭冬梅成了全国技术能手、山东首席技师。荣誉加身,但她一直焦虑,本领恐慌无时无刻不在,即便被安排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轮训班当班长,焦虑也丝毫没有减少。为此她每天至少学习一个半小时,看书、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智能制造自动化知识。

  郭冬梅说,行业内的全能型人才十分匮乏,这不免让人担忧。她建议打通上升渠道,给技能人才空间。目前公司出台了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方案,每年采取职业等级晋升的方式实施技师等级资格选拔,并对各职业技能发放相应的津贴奖励。

  “做技术不能安于现状。”她说,这种焦虑感源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纺织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自动密集型产业,手里没技能,很快会被淘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云云 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