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市辛安泉镇南马村,12岁的少女程志仙上要照顾患病的双亲,下要照料年幼的弟弟,既当姐姐又当“妈妈”的她,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五个年头。
6月18日早上,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爱心小分队专程到达潞城,又一次看望了南马村的小志仙,并给她送去了衣服、学习文具、日常用品等。
洗衣做饭种菜收庄稼都要干
程志仙的母亲是聋哑人,手和腿脚也有先天残疾,父亲患病无法站立,长年卧床不起。一年级的弟弟才刚刚懂事,哥哥住校读书也帮不上忙,家里的重担就这样全都压在了程志仙的身上。照顾弟弟、伺候父母、操持家务,这个12岁的小女孩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撑起整个家,成为这个饱经磨难家庭里的“大家长”。为了方便照料,前些年程志仙的堂姐从武乡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把她们全家接到潞城南马村,借住在一户遗弃的土窑洞里。
6月18日上午,记者在辛安泉镇中心学校校长胡文的带领下,走进程志仙家。门前不大的一块空地上种着玉米和一些蔬菜。中心学校校长胡文对记者介绍说:“这些都是程志仙开春的时候自己种下的,等这些菜再长长,就可以吃了。村里人平常也会给程志仙送些蔬菜,可孩子很要强,觉得村里人也不容易,就自己种点菜给家里人吃。”
看到记者来了,程志仙的母亲笑得很开心,比划着让进屋坐。生病在炕上的父亲也热情地招呼记者,满墙的奖状显得格外亮眼。程志仙曾先后获得山西省第四届“美德少年”、山西省“新时代好少年”、长治市第四届自强自立“美德少年”和山西省第二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荣誉称号。
程志仙的父亲虽然在炕上不能动弹,但还能正常交流。指着院子里的菜地,程爸爸说,“都是我家姑娘种的。志仙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自己跑到镇里买菜籽回来种。程志仙每天都会来照看这些蔬菜。
放学刚进家门,程志仙将爸爸妈妈和弟弟换下来的衣服放在水盆里,幼小的双手在硕大的盆里不停地揉搓,她把衣服上的每处都打上肥皂,一揉、一蘸、一冲,整个过程都显得非常熟练。尽管衣服很大,拧起来特别吃力,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姐姐,老师让家长签字呢!”一年级的弟弟拿着作业本向姐姐跑过来,程志仙一笔一画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弟弟作业的右下角。这一刻,这个“小家长”有着超脱年龄的成熟。
程志仙的邻居王老太太告诉记者:“这孩子很坚强,从8岁起就主动在家洗衣做饭,照顾卧床的父亲和年龄尚小的弟弟。农忙除草、收庄稼对于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问及梦想时,程志仙若有所思,沉默了许久回答说:“我长大想当一名医生。因为爸爸妈妈身体不好,看病需要花很多钱,我想长大以后给他们治病,以后也可以让更多人健健康康的。”在这个12岁孩子的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治好爸爸妈妈的病。
通过与程志仙的简单交流,记者发现她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总是用简短的几个字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看到她熟练地洗着家人的衣服,记者上前询问志仙累不累,她只说了一句,“我不累”。
政府老师同学都关心帮助她
辛安泉镇中心学校的历任校长多次到程志仙家中进行慰问,给予她资助。潞城市教育局局长石国平得知后,也曾多次到程志仙家中安慰鼓励她,并多方协调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先后捐款捐物6000余元。2017年,在中心学校、教育局、潞城团市委的推荐下,程志仙荣获了山西省第四届“美德少年”的光荣称号。2018年1月20日在石国平局长协调下,程志仙接受了紫丹教育3000元的捐助。
武乡县扶贫办和现居住的潞城市扶贫办为她家里办了低保,使这个特殊的家庭得到政府的关爱。
18日下午,记者跟随辛安泉镇中心学校的胡校长来到了程志仙上学的地方南马小学。
王芳是程志仙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老师。王芳老师对记者说:“志仙非常踏实、善良,在学习上也特别上进。她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时候我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的作业,其他孩子都会在家里用电脑或者手机收集查找,但是志仙的家庭条件不允许,这时小组长就会把自己的资料分享给她。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以她为榜样,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向她学习。”
王芳表示,程志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非常懂礼貌。
在采访中志仙也说,“学校老师和同学对她非常好,有时候上课我把笔芯用完了,同学们都会把自己的借给我用。我以前不太爱说话,交流有点困难,老师就让我上课多发言,教我怎样向人问好,做错事了怎样道歉等。”
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玉刚得知程志仙的情况后,把消息传到研究会,很快,这个微信群内开展了“迎新春、献爱心,向程志仙捐助活动”。戴玉刚会长带头捐款,短短三天时间,大家为程志仙捐出了13072元。
程志仙虽然瘦弱娇小,却从未被担负的责任和生活的不易所压垮,而是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她用实际行动默默地撑起了这个艰辛的家。
来源:山西新闻网 本报记者 张文举 实习生 张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