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条渔船齐聚码头、全体渔民全体出动、欢快的锣鼓响彻整个海岸……农历正月十三、十四,胶东渔民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大典“渔灯节”,传承着数百年的胶东民俗,在节日的欢乐中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仓。3月1日,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举办八角“渔灯节”再现祭海大典盛况。据了解,开发区初旺村和芦洋村也举办“渔灯节”祭海、祈福。

  2月28日,航拍烟台初旺渔灯节现场盛况。本报记者 赵金阳 通讯员 钱程 张亦凡 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的馈赠孕育着八角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渔民对于大海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他们通过渔灯节这一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丰年、驱邪避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望,祈求海神娘娘保佑丰收。

上刘家村村民正在进行表演。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上刘家村村民正在进行表演。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每个村都是由花车领头,后面紧跟着表演队进行表演。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每个村都是由花车领头,后面紧跟着表演队进行表演。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对于72岁的上刘家村老书记林承江来说,自儿时有记忆起就每年都参加渔灯节,从跟随父亲祭海到现在自己亲手准备贡品,他对渔灯节有着一份难舍的情感,也见证和感受到了渔灯节的传承和改变,今年家家户户也提前做好了贡品的准备,渔民一年来打的最大的那条鲅鱼也早早的冷藏好,就待渔灯节当天祭祀海神娘娘,猪头、大花馒头也是早早就准备好,大家都很期待渔灯节的到来,祭海、送灯,表达自己一年的精神寄托,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精彩的踩高跷表演,村民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精彩的踩高跷表演,村民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下午2点左右,八角渔港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厚,一拨接一拨的祭海渔民逐渐朝码头祭海大典现场汇集。形似渔船模样威武壮观的八角花车正引领着表演队伍开始向码头缓慢前行,海阳大秧歌队在“领舞”的带领下边走边舞,开道祭海,精致的妆容、粗放的舞蹈引来观众阵阵喝彩。紧接着,由八角各村居居民组成的演出方阵纷纷舞起了龙,耍起了狮、打着锣鼓踩高跷。

渔民抬着祭品现场即兴表演渔民抬着祭品现场即兴表演

  随着人越来越多,祭海大典现场热闹的锣鼓也敲了起来。不一会的工夫,各村各家的队伍赶到了海边,此时的码头早已是人头攒动,来得早些的人家已经将祭品摆上船头,这也是渔灯节祭海祈福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贴满福字的猪头、大鱼以及苹果、菠萝等食物依次摆好,以胡萝卜、苹果为底做成的“金灯”、以白萝卜为底做成的“银灯”纷纷点燃,祈祷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初旺渔灯节现场,渔民在船上祈福初旺渔灯节现场,渔民在船上祈福

  祭海大典上,八角各村渔民代表集体叩拜,祈求丰收。随后,码头燃放起了鞭炮、烟花。鞭炮声、锣鼓声响彻晴空,人群簇动、彩旗飘飘、桅影涟涟、彩船飘摇,声与影汇成了欢乐海洋。

初旺渔灯节现场,渔民在船上祈福初旺渔灯节现场,渔民在船上祈福
现场精彩的民俗表演现场精彩的民俗表演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渔灯节现场绝对安全,开发区边防大队、八角边防派出所派出警力全力做好现场安保维稳工作。

初旺渔灯节上,边防民警现场维持秩序初旺渔灯节上,边防民警现场维持秩序

  “渔灯节沿袭到今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祈福活动,更成为烟台重要的民俗文化品牌。”八角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张苏表示, 传承了500余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渔灯节彰显着开发区和八角的文化魅力。在开发区这样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更需要保留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民俗文化。这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和血脉。因此本次渔灯节,政府主导搭台,百姓上台唱戏,让渔家特色更加鲜明更加富有内涵,当地的渔民也在参与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钟建军 赵金阳 张菁 通讯员 钱程 张亦凡 王斌 葛运益 张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