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山西朔州一位工商局副局长“卧底”健康讲座,现场揭穿了主办方忽悠老人的骗局,一盒价值两三百元的“灵芝孢子粉”通过“专家”的介绍,卖给老人要近4000元。

  在烟台,忽悠老人购买保健品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就在11月28日市食药监局组织的过期药品回收现场,有不少老人带来了已经过期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均标价不菲,但经工作人员评估,仅仅是百八十块钱的普通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的来源,老人们均表示“听健康讲座买来的”。

  一盒普通的保健品翻了几十倍的价格,高昂的利润让“健康讲座”越办越“火”,被忽悠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这种“健康讲座”到底是如何忽悠老人的?老人们平日里省吃俭用,为何面对保健品一买就是好几万?这些保健品真的有“保健”功效么?记者展开了调查。

  以“关爱老年人”名义送礼品找目标

  “国家老年协会”、“国家科技健康项目”、“国家关爱老人计划”……几乎在任何“健康讲座”的宣传单里,都能找到十分“高大上”的组织机构,虽然年轻人一眼就能识破这些机构和活动名称是子虚乌有,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很难辨别。“我们家门上经常会插上一些健康讲座的宣传单,里面点名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去听,是免费的,现场还有礼品赠送,我父母已经去过好几场了。”提起“健康讲座”,市民王女士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她明知道是骗局,却不知怎么跟父母解释。“跟他们说国家根本没这个计划,也没这个组织他们也不信,就是被洗脑了。”王女士说,每次看父母兴高采烈地领回10个鸡蛋后,第二天就花好几千元买回来一堆保健品,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像别人的话都是对的,子女都是骗他们一样。”

  以关爱老年人的名义“送礼物”,这是“健康讲座”最惯用的吸引顾客的方式。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种以老人为目标的“健康讲座”活动从未出现在电视、报纸和网络宣传平台,几乎全是印刷宣传单的方式,在街头分发给老人,或者直接挨家挨户发放。上面会用最显著的字样标注“免费听讲”,有礼品赠送。从记者掌握的情况,礼品一般是鸡蛋、香皂、洗衣粉、一小袋大米之类,许多老人最初的目的就是去领“礼物”,但最后却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把主讲人伪装成国家级“专家”

  曾参加过此类“健康讲座”的宫大爷告诉记者,他本来就是没事去听听讲座,增长一下养生知识,但是没想到却被台上的“专家”忽悠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主持人介绍了好几个头衔,我就听到里面有领国务院津贴补助、荣誉院士,还是某个健康科研计划带头人。”宫大爷说,当时主持人还跟那个老先生有个互动,意思是要不要把最重要的“头衔”说出来。最后主持人虚张声势地说国家某个领导人吃的药都是这位老先生专门调配的,还让大家一定要保密。

  北京XX医院、XX军区专用、博士导师、院士、海外人士……每个“健康讲座”的主讲人都是大有来头,推荐的保健品从不在市面出售,都是专供国家领导人。把专家往级别高了说,把保健品的消费人群往重要领域说,这是此类“健康讲座”的一贯套路。本以领礼品目的而来的老人们,听到自己有机会跟国家领导人吃同样的保健品,瞬间就有了精神头。“介绍的特别邪乎,说不仅国家领导人吃,小品演员赵本山也吃,有钱都买不到,要排号预定。”宫大爷说,当听到要排号,很可能第二天来了就没了时,许多老人现场就交了钱,一盒松花粉标价8700元,有老人表示带的钱不够,主办方说可以交押金留个底,第二天来补齐,但回家不让跟家里人说,因为产品数量有限而且是保密的。

  活动组织“打游击”执法监管难

  在新闻报道中,朔州工商局副局长已53岁,符合进场条件,偷偷用手机拍下了现场的视频保留证据。但现实情况,查处这类“健康讲座”难度很大。记者曾经暗访一个“健康讲座”活动,发现门口有专人负责确定人员身份,不符合年龄不许进,而且不准带手机。散场后询问参加活动的老人得知,现场并没有实物展示,只是交了钱留下方式,产品通过邮寄方式寄过来。市食药监局稽查大队有次接到群众举报,在一栋写字楼里有忽悠老人的“健康讲座”,但赶到现场时却被听讲座的老人阻挠,现场也没有发现产品,只能以“虚假宣传”对活动组织者进行警告。

  “健康讲座”查处难度大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是夸大了宣传功效,但卖的保健品都是正规保健品,有国家批准文号,在功效一栏里也是简明扼要。记者看到回收过期药品中有一种“螺旋藻”的保健品,有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示,功效里也只写的调节血脂。送药过来的李女士说,这一盒“螺旋藻”当初在“健康讲座”里卖2380元,宣称有治疗癌症的功效,许多癌症患者坚持吃后都延长了寿命,而经评估这盒螺旋藻的市场价只有百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类“健康讲座”几乎都是以全国打游击的形式开展,在一座城市两三天后就找不到人。市里一座写字楼物业人员告诉记者,经常有老人到这里听讲座,但是他们也管不了。“房子是房东的,人家租给谁用我们也管不着。”

  目前,对于“健康讲座”的监管还没有明文的法律法规约束,只能靠老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市食药监局提醒广大市民,保健食品有特定的使用人群,选购保健食品时,应首先查看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确认该产品宣称的保健功能符合自身身体状况,符合该产品的“适宜人群”,并仔细确认自身是否属于其“不适宜人群”。 对于口头宣传或广告材料宣称保健功能,而产品外包装、说明书未标注该功能的产品,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YMG记者 赖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