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河畔曾有一个地方“台邑”,周朝属于齐国,与平陵邑、泺邑一样古老。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地方因水的变迁而屡屡沉浮,后来它“变身”为老僧口这个村落,先为济水渡口,后为清河渡口,再为小清河渡口,也算是因济水而生,因小清河而盛。

  村北头庙台子上,有一株需三四个成年人合抱的古柏,还有一个跟凤凰有关的传说。《后汉书·安帝纪》载“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济南上言,凤凰集台县丞霍收舍树上”,就是这个故事的出处,它记载于史书之中,流传于故老之口。村落还遗留许多古迹,有汉代的石刻画像,有北魏的石雕佛像,很多房子的基础是过去的坟石,或体积巨大或花纹精美,有人工夯筑的台地,古老的遗迹比比皆是。

  台邑、台国、台县、台城都曾是老僧口的名字,一一被记载于史籍中。春秋时,齐景公要将台邑封给晏婴作封地,而晏子不受。由此得知,台邑距今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了。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戴野为台侯,而历城县是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置。景帝三年,七国之乱,戴才参与叛乱,国除,后设置了台县。西汉、东汉时期,台县都是济南国的领县。北齐天保年间,历经战乱以及济水流微等水源问题,台城被废。 

  清代历城地图上,台县故城在白云湖西,《续山东考古录》载:“台县故城在东北八十许里”。这里就是老僧口,现为济南历城唐王镇老僧口村,北倚小清河,东南比邻白云湖,赵王河从村中穿过。

  老僧口一名,最早出现在唐武德年间,原名老僧渡口。为什么叫老僧口?一个说法是,“有老僧坐化,因此为名”。又传说,有老僧结跏趺坐,逆流而上,到此停,人们很惊奇,以为是神迹,于是修建了大圣院。金代济南人王绘《大圣院记》记载:“老僧口镇,在闻韶驿东北七十一里,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建,本小清河渡口。”

  老僧口的地形,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洪水淤积,依然具有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上古时,台邑临近济水,土地平坦,适合耕作渔猎,又居于高台,免于水患,确是先民生活的理想之地。后来,它在秦汉时为济水渡口,唐宋时为清河渡口,北宋熙宁后而为小清河渡口。可以想见,这座颇具禅意之名的村落目睹了多少朝的船来舟往,见证了多少代的水利废弛。

赵王河老石桥上的石狮子赵王河老石桥上的石狮子

  济水淤高,芹沟水潴,老僧口东北部隋唐时可能是一片水泽,至今地势低洼,少有村庄。因有水患,唐初“权置州郡倍于隋时”,台县也没有复置。因水利需要,唐武德年间在村中开凿了人工河道,这也是隋唐大运河的地方性工程。后周世宗柴荣兴修水利,以通齐鲁之漕。赵匡胤黄袍加身,继续规度齐鲁水道,疏浚拓宽了这条河道,从那时起叫“赵王河”。北宋时,老僧口西有兴德军,东有清平军,赵王河上千帆竞发,而被村人记忆,又称“运粮河”。

  刘豫所为,是将北流入大清河的泺水,筑下泺堰,导之东流,重入赵王河。《山东通志》《乾隆历城县志》记载,自孙家闸,经老僧口,至赵官桥,逶迤至东北,进入章丘境内,这一线路即为小清河在历城的故道,河道淤塞后,就以桥闸堰的形式记载于史志。因利用了赵王河故道,穿村而过的河流,村人只称赵王河,而不说是小清河。老僧口自后唐清泰二年建镇,金代沿置,丝织业发达,有制作络丝的工具“张丝竿”,大圣院香火旺盛,是历城东北重镇。

曾经繁忙的小清河码头曾经繁忙的小清河码头

  自明初,小清河屡塞屡浚,久之复淤,水患频生。在历城段,小清河以泺水为源,堰头东有阻,泺水就北入大清河,这段河道就失去水源。明永乐、成化年间,都进行过疏浚,修建了老僧口闸。嘉靖以后,泺水又自堰头北决,历城段的河道逐渐湮废。直到清光绪时,才裁弯取直开挖新河,基本形成现在的小清河。

  借金元以来的优势,清代老僧口依然是方圆几十里的中心,有一条南北向长达三里的大街,每遇大雨,滔滔流水分向东西滚滚而去,人称“滚龙街”。旧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都是沿着这条大街分布,条条街巷相通,经纬有序。全村大小共有十个湾涯,由沟渠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可蓄水泄洪,又水草丰美。

  村中二七为集,有春秋两社,又是买卖大会。春社有各种舞龙表演,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正月十五有点“万盏灯”民俗活动,用铜质小盏,盛香油置棉灯芯,根据古谱摆出各种图案,点燃后映照在幕布上,流光溢彩,灯火辉煌,吸引着十里八乡的民众,现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闻,小清河复航已经列为计划,追本溯源,稽古钩沉,梳理老僧口这一古老村庄的历史不由心生敬佩,它因济水而生,因小清而盛,因水的变迁而沉浮沉寂,却一直生生不息,顽强生长。

  (壹点号 人文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