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省2016年度五项重要考古发现近日出炉,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焦家遗址、临淄齐国故城10号宫殿建筑遗址、济南市鲍山梁二村墓葬、黄岛区土山屯墓群入围。

  记者了解到,8月30-31日,山东省文物局委托山东省考古学会评审了2016年度重要考古发现,这是山东首次就田野考古新发现组织开展的评审活动。经过省内各资质单位的积极申报及省文物局的严格初审,最终有13项田野考古项目入围。最后,每个项目负责人汇报,接受来自省内外著名考古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现场提问和评审,于31日投票产生了上述五项重要考古发现。

  据介绍,“五大考古发现”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意义重大,集中反映了我省去年考古工作的辉煌成就。跨越了新石器时代、东周、汉代三个时期。其内涵丰富,既有史前时期新发现排列有序的居住区,也有东周时期巍峨的大型夯土宫殿建筑基址,既有史前、东周时期贵族墓葬,也有汉代县令低级官员的家族墓地,既有在大汶口遗址、齐国故城、焦家这样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进行的主动性发掘成果,也有如梁二村、土山屯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开展的抢救性意外收获,出土文物既有史前时期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也有令人眼前闪亮的东周青铜编钟及汉代珍贵木渎、漆器。

  一、泰安大汶口遗址

  泰安大汶口遗址是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也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遗址分布于泰安市岱岳区汶口镇南端的卫驾庄和宁阳县堡头村之间。大汶口遗址曾经过1959年、1974年和1978年三次较大规模的发掘,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11年该遗址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和全国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6年又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大遗址保护名录。

  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2012年-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考古工作。2016年,清理并解剖了大汶口文化房址6座,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单体建筑,与前几年的工作一起,揭露了一片房屋排列有序、规模大小有别、距今约5500年前的史前人类生活居住区。随着考古工作的逐年开展,史前人类的生活居住场景犹如一副美丽的水墨卷轴,在古老的大汶河畔正在徐徐展开。

  二、章丘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地处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东南距章丘区约20公里,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2016年4-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第一次大规模发掘该遗址,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共发现61座大汶口文化房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取得一批较为系统和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的埋葬材料,为研究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葬俗、葬制提供珍贵材料。出土大量的大汶口文化日用陶器及相当数量的玉器、白陶,大型墓葬的出现,均昭示了这是这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的中心聚落遗址。

  三、临淄齐国故城10号宫殿建筑遗址

  10号宫殿遗址位于齐故城小城的东北部,东距小城东墙约300米,西南方向不远处即为著名的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区。遗址整体地势高出周围,当地俗称“金銮殿”。2015年10-12月、2016年3-5月,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10号建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经过发掘了解到,10号建筑基址为战国时期修筑的夯土台基建筑,平面上总体南北长达87.5米,东西宽113米,高度在3米以上,规模宏大。台基周围壁面立柱镶板,装饰完善。台上建筑虽无法复原,但出土的高大华美的彩绘木门以及纹饰繁复的铜构件,反映了建筑具有相当高的规格,应为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处重要宫殿遗存。

  四、济南市鲍山梁二村墓葬

  为配合济南市新东站片区安置房建设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8月至12月对历城区鲍山街道梁二村发现的两座战国墓和两座周代木构水井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共发现2座大型积石木椁墓葬,其中两座“甲”字形。M1出土大量随葬品,惜遭工程施工方严重破坏,椁室仅存北侧和南侧下部砌石,其余两侧及棺椁、人骨、随葬品等均被扰乱无存。征缴出土器物40余件(组),多已残损,相对完整的有青铜镈钟、钮钟1套、句鑃1套、盖豆、罍等器物。扰乱填土中采集小金环、铜镞、铜戈、圭形铜片、玉璧(图一五)、骨蚌饰等30余件(组)。M2亦遭严重盗扰,出土少量遗物。墓葬虽被严重破坏,但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M1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的战国墓,根据其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墓主人当为大夫一级的贵族,时代大致为战国晚期;M2墓主人为士级别,应为M1陪葬墓或家族墓。为研究齐国葬俗、齐国边邑、齐文化变迁、齐国历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五、黄岛区土山屯墓群

  土山屯墓群位于胶南市张家楼镇土山屯村东北1公里处的岭上,为一处东周——汉代时期的古代墓群,原地表可见大型封土14座。现为黄岛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7月,为配合黄岛区拘留所建设项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代墓葬60余座,主要是西汉时期,多为有封土的中小型墓葬,出土了大量随葬品,有原始青瓷、铜镜、精美的漆器、珍贵的公文木椟、遣册、丝织品等。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萧令之印”、“堂邑令印”两枚玉印章,为墓主人身份的判断提供了确凿证据。

  该墓地的发掘是我省近年来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公文木椟是我省首次发现该类实物资料,木椟内容详尽、文字清晰、书法工整,是研究秦汉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封土结构及形成过程的揭示是研究鲁东南沿海地区封土墓葬难得的一批新材料。

来源: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