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讯:“身有残障当然不幸,生活的苦涩只有自己品味吞咽,岁月如水,成长是岸,也许每一个障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简短的两行文字,让人从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文字中渗透的力量,不仅让人心生感动。
写出这两句话的人叫冯红春,是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她,用十几年的时间写了19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给人以震撼。
在菏泽巨野县的吴庄村的一间农家小院里,悬挂的灯,打亮了房屋的一角。蜷缩在角落里的农村妇女,就是冯红春。
客厅就是冯春红的书房。除了一个简陋的沙发,就剩下了她的轮椅和小书桌。每天起床,她都会坐在这里,卷缩着身子,开始学习。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20年。冯大姐说,十几年的时间,她写二万多字,这个工作量对于普通人,可能不值一提,但是放在她身上,却是艰难无比。
每写一个字,冯红春都要努力地把手挪过来,整个人都是歪的,因为用力太大,她握笔的手指指甲使都泛白了。冯红春花费1分多钟的时间,还没有把写字的手,成功放到笔记本上,原本在我们印象里不值一提的2万多字,骤然变得厚重起来。
《小溪办事》记者在冯春红家里看到,所谓写字台就是一张旧桌子,上面有一个本子,一台收音机,一部字典。这台十多年的收音机给她带来外面世界新鲜的文字;翻烂的字典让她慢慢消化读不懂的词语,然后转化成她自己的文字写在本子上。
时间又走过1分多钟,握笔的手距离笔记本仅剩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但冯春红移动的却无比艰难。但就算如此艰难,原本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她,写出了《守候》《人生总有不完美》《我生命被困的这30年》等诸多文章,发表在各个媒体。
花费了3分多钟的时间,冯红春才把手放到笔记本上,准备写字。此刻,从她的笔下,除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我们还读懂了什么叫坚强和永不放弃。丈夫侯合之说,由于瘫痪,头部没法自己控制,每次她要写字的时候,需要别人帮忙把头低下来。
”我这些文章,都是被生活的难和苦逼出来的“
在一篇文章里冯红春写道,“身有残障当然不幸,生活的苦涩只有自己品味吞咽,岁月如水,成长是岸,也许每一个障碍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有人看到冯红春的这句话,是这样描述的:就像一个孱弱的生命,迸发了无尽的力量。
冯红春告诉记者“我这些文章,都是被生活的难和苦逼出来的。我这一生最苦的就是身不由己,最难的也是身不由己。”
20年前,冯红春经历了另一场苦难,她凭借这一副全身瘫痪的病躯,十月怀胎,忍受着剧痛,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冯红春把儿子送去当兵,远了自己的军装梦。
记者问冯红春,生活都这么艰难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写?她这样回答:为了生命中一种不放弃的精神。
从少年到中年,30年岁月匆匆而过,30年里她以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通过收听收音机、翻字典、看电视,用颤抖的手,写出了激励人心的人生感悟,展现了孱弱生命的力量。这些文字她不想只留着自己看,冯红春一直有个心愿。
“我生命中唯一的心愿,我想把我写过的这些文章,整理出本小册子,我希望我的这些文字,能感染更多的人,我想做件有意义的事,我对自己,也算生命旅程中的一种安慰吧。”冯红春艰难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