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从1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建立失业监测预警调控制度的省份。

  当前我省去产能、降成本等结构性改革正深入推进,有效防范规模性、行业性、区域性失业风险,显得尤其重要。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20个省直部门单位,在认真梳理现行财政、税收、金融、就业等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基础上,起草了《山东省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等3个实施方案的通知》,3月28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

  按月对170万个,就业岗位定期监测

  据介绍,我省建立的监测预警、调控应急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施动态监测。每月对企业就业岗位增减变化数量、原因、类型等,实施及时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变化情况。二是开展分类分级预警。建立了对行业企业的规模性、区域性失业监测预警调控应急制度,建立了以趋势特征和指标特征为主的黄、橙、红3级预警等级。三是实施分级应急响应。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制定了相应的调控应急方案,针对性强,措施有力。

  目前,我省已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按月对2227户企业的170万个就业岗位实施定期的监测,通过每月的数据分析形成报告,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失业风险分,规模性和区域性两种

  方案将失业风险分为规模性和区域性两种类型。规模性失业风险是针对部分企业、行业出现的集中失业风险;区域性失业风险是针对市、县(市、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集中失业风险。

  规模性失业预警为县(市、区)内同时出现5个(含)以上企业,由于非正常原因实施一次性集中裁员,每户企业集中裁员超过50人或裁员数量占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或者单个企业一次性集中裁员200人以上等情况,界定为规模性失业预警状态,发布规模性失业预警。

  区域性失业预警主要包括,确立失业预警指标体系,分析失业预警指标数据,确定失业预警级别。根据社会对失业的可承受能力,确定相应的区域性失业警戒线,并根据相应的警戒线划分出警报级别,即Ⅲ级警报(黄色)、Ⅱ级警报(橙色)、Ⅰ级警报(红色)。

  Ⅰ级预警最为严重,其指标特征是1/2的宏观经济指标出现恶化;监测企业职工人数连续6个月减少且期间岗位流失率≥5%;1/2的就业、失业、社会保险类指标出现恶化,

  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3个季度环比上升或社会调查失业率连续9个月环比上升,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0.5,月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连续6个月高于近3年月平均人数3倍以上,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连续6个月显著减少。

  方案要求,及时发布失业预警警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就业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出具的预警报告,分别在Ⅲ级预警(黄色)72小时、Ⅱ级预警(橙色)48小时、Ⅰ级预警(红色)24小时内,向本级政府提出启动预警建议,经批准后,启动实施,并向有关单位通报。各级政府在确定启动预警后,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上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