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墓室

  今年3月,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在修建村西文化广场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考古人员现场勘察确认这是古代砖室墓葬,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济阳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发掘。经过近30天的努力,清理出唐代砖室穹窿顶墓葬两座,其中位于东侧的二号墓规模较大,并出土一盒墓志铭,为唐墓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资料。

  墓主人非常勤政

  据考古人员介绍,一号墓位于西侧,是单室穹窿顶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室直径3.1米,穹窿顶,是最早发现的。墓中出土红陶罐一件,白釉瓷碗一件及开元通宝钱。二号墓位于东侧,是前后室的穹窿顶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前室、后室组成。通长18米,前室直径4米,高4米。底部出土有陶罐和瓷罐,靠北有棺床,应为放置棺木的地方。四壁残留极少量的白灰和红彩绘,推测应有彩绘壁画。东壁有砖雕斗拱、一桌一窗。西壁有砖雕斗拱和一椅一窗,均为侧面形象。上有红色彩绘。后室平面呈南北狭长的椭圆形,穹窿顶,残留少许棺木。

  最引人关注的是二号墓前室出土了一盒石质墓志,盖书“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根据文博人员整理的志文部分记述,可初步得知墓主人为顾忖,其十七世祖为晋代的顾荣,吴郡人。其家族是魏晋时期的名门士族,其后多出官吏。其曾祖叫顾迪,做过常州长史,其父亲叫顾璘,当过大理寺直兼侍御史,可以说是三世为官。顾忖字叔文,墓志铭中这样形容他:“年始初冠,远播风猷”。后来顾忖当了黄县尉,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懿文与诗”、“敦学好礼”,才华横溢又不自骄,“纳忠而柱石不转,交贤而风雨不愆”。先后官居黄县尉、东光、章丘、临济县令。墓志铭中记载,顾忖当临济县令时,非常勤政,工作十分劳累,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

  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正月二十一日,顾忖被葬在了自己家东南方向的墓地。按照墓志铭的说法,墓地离顾忖的“私第”不远,所以当时的临济县吴丘乡安固村,应该就是如今的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这为了解今日济阳的地名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标尺”意义

  市考古所所长李铭认为,济阳唐墓是济南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年号的唐代砖雕双室墓,意义重大,“济南发现的唐代墓很少,一般穹窿顶砖室墓也都是宋元时期。济阳唐墓的出现,解决了考古上的断代问题,具有‘标尺’意义。”

  另外,李铭认为,济阳唐墓的考古意义是综合性的,由于黄河改道,济阳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但这座墓的出土,说明至少在唐代中晚期,这个地方肯定不是河道,肯定是干燥的,适合作为墓葬地点,“因此,这座墓对研究唐代济阳地区的水力水文、自然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