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民生>正文

东营双11显露后遗症 剁手党后悔花钱冲动

来源:大众网2014年11月14日 09:22【评论0条】字号:T|T

图片图片

  人物一:每天都要逛聚划算

  郑女士 31岁 白领

  为了迎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郑女士从一月前就开始筹备。为此,她特意嘱咐早睡下的老公半夜喊自己起来下单。

  2007年就开始淘宝的郑女士可谓“资深淘友”,现如今已是天猫T4会员。上班后的郑女士保持着网上购物的“消遣习惯”,几乎每天都会用手机查看“聚划算”的页面。今年购物狂欢节,郑女士更是早早就把自己要买的冬装和给孩子购买的衣服放进购物车,除了一件品牌毛衣没抢到,本次“双十一”可谓收获颇丰。据郑女士透漏,“这次‘双十一’,一共花了两千多元。”

  因为时不时下单,郑女士每年花在淘宝上的钱数都会过万,2013年更是花费两万多元。仔细对账,郑女士也承认买了很多看似便宜实际使用价值不高的商品,“花四百多元买的面包机没用过两次,三百多买的扫地智能机更是没用过。”她坦承,如果是在实体店购物,可能会节约部分钱款。

  人物二:垃圾袋都是网上买

  陈先生 35岁 办公室文员

  “因为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我更倾向于淘宝。”陈先生坦言,电商最吸引自己的就是低价且种类齐全。为了购置冬装,陈先生也是熬夜下单,一天花费五千多元,接近一个月的工资。

  “小到垃圾袋、拖把,大到烤箱、炒锅、衣物、电子产品,比如平板电脑、单反相机,我都是从网上买。”陈先生可谓不折不扣的“购物达人”,自从2010年接触网络后就经常网购。2010年,因为工作事宜,陈先生部分办公材料也是通过网络订购,一年的花费累积超13万元。但是陈先生自认都属于理性消费。今年“双十一”,他购买的全是过冬的衣物,自己的鞋子、衬衣、裤子,孩子的衣物,零零总总花了五千多元。

  人物三:付完钱就后悔

  徐女士 20岁 大学生

  今年“双十一”,徐女士在网上一气儿花掉了四千多元,包括棉衣、毛衣、保暖内衣、袜子、手套、护肤品、面膜、小电器等,大大小小30多件。

  据徐女士介绍,现在除了上课外,其他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京东、唯品会,我现在连零食都不去超市了,网上买速度也很快,有时晚上下单,第二天就送到。”

  购物时很潇洒,购物后查查自己的银行卡,心就变得“哇凉哇凉”,这往往是“剁手党”的普遍心态。“我也是这样啊,这个光棍节花掉我两个月的生活费,虽然网购的这些东西挺有用,但也让我拮据起来,过两天碰到花钱的事儿,还得给妈妈伸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徐女士这样“购物时很开心,付款时很受伤”的大学生不是个案。

  把脉“剁手党”“淘宝”是为缓解内心焦虑不安

  “剁手党”,专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剁手党”每日游荡于各大购物网站,买了不少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尽管经常痛定思痛、剁手明志,但购物瘾一犯就会控制不住。

  “网购时会出现‘跟风消费’的现象,一看几个同事、同学都在讨论某个网店的某个商品很便宜,再看看成交量和宝贝评价,有些人就‘受不了了’,心里不断暗示自己‘现在用不到,反正以后总会用到’,于是买了下来。快递到家后发现,这些商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为记者分析道,“这些购物行为往往集中在服装、日用品等领域,且以女士居多。”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物时一定保持理性,“该买的买,能不买的尽量不买。”

  很多“剁手党”身上,都能看到网购成瘾的现象。原因何在?就此记者咨询了心理咨询师朱梅。“‘双十一’本是商家利用光棍节的名义进行的促销手段,通过‘双十一’给自己或对方一份礼物。”朱梅认为,这种商业手段对18至35岁的青年最有效,很多疯狂购物,甚至“成瘾”的人,往往是因为内心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购物成了排解压力、释放孤独的一种解压方式。“利用购物来寻找自我存在感,用物质来代表人格和身份的象征。”

  即使购物成瘾,但如果不出现自责、内疚问题,就无需担心。但不少网友在过度消费后会自我批判,出现自责内疚等心理问题,就需要格外重视。或者自我调节,或者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以纾解心理压力。

  如何真正实现“剁手”?心理咨询师朱梅认为,市民可以做好理财规划,就网购开设专门账户,设定购物标准,避免过度消费。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