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烟台>烟台新闻>热点头条>正文

仙居安岭乡举办"三十六行"非遗表演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18日 10:45【评论0条】字号:T|T

 

仿《西游记》中人物
鼓乐敲起来
三十六行艺队
戏曲人物

 

  春茶上市时,来一场歌颂行业劳动者的狂欢——

  记者 崔鹏 文/图

  表演人数少则30多人,多则200余人。演出人员装扮成各行各业,用特有的文化表演形式,讴歌日常生活,表达独特的内心感受,在秀美的山水间自成一家……这就是仙居安岭乡的“三十六行”说唱艺术。

  它存活在灵江源头,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艺术形式,时代流传至今。由于它的独特性,被纳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来一支高调“队伍”

  现在正是春茶上市时节,为了让四方赶来的客人们感受安岭乡的文化魅力,安岭乡政府组织了“三十六行”说唱表演。

  30多人的队伍,随着铿锵的锣鼓唢呐声,或紧或慢、活蹦活跳,从秀美的山水间来到乡亲们面前,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位身穿红衣服,脸上画着重彩,手拿大刀的开路先锋。他们被大家称为“开路大将军”。他们随着音乐声蹦跳着,走到路边时两人还要用手中的兵器格挡一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在长长的队伍当中,还有手拿铁锏的武士,有黑白无常的扮相,有唐僧师徒四人,还有官员、囚犯,士农、工商,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真的是包罗万象的“三十六行”。

  表演中,扮演黑白无常的人会伸出道具长舌头吓唬一下观众;马背上的阿姨们一前一后摇摆着,笑得裂开了嘴;孙悟空挥舞着手中的金箍棒,真的好似法力无边,不知疲倦。

  表演当中,还有猪八戒背媳妇的环节,模仿《西游记》中猪八戒高老庄招亲的情结。扮演猪八戒的演员把一个女演员背在后背上,夸张地随着队伍前行,演员带着面具看不清真实的表情,从他卖力的表演能看出,他对这样的场景设置非常满意。

  一位老大爷在表演场外高举着大旗,上面绣着“安岭乡三十六行乙队”一行大字。在他边上,有5位老人在敲锣打鼓为表演伴奏,随着鼓点的不同转换,队伍表演的形式也在随之改变。有的演员还用方言念着耳熟能详的唱词,确实是一种平时不多见的独特表演形式。

  据介绍,演员们演出前都要花时间开额画脸,穿戴自己所扮演行业的典型服饰,持着自己行业的代表器具。各行的扮相都颇为夸张,类似戏剧中的“丑角”,演员都是由乡里的村民组成。

  说的是隋唐英雄故事

  赞美的是劳动者

  据安岭乡党委书记张学军介绍,“三十六行”说的是隋唐英雄的故事,主要是瓦岗英雄扮成各行各业的人救秦琼的故事。

  史料记载,“三十六行”是公元605年至618年隋末唐初的一种文化生活。他的主要内容,以三十六种人物组合一体的文娱活动,突出每种人物性格和作用,也能体现出社会平安、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内容。在表演活动中这些内容都能真实地表现出来,在忆古论今时有鲜明对比。

  张学军说:“大约公元805年,‘三十六行’从金华方向引入到安岭,从此之后,安岭(原称安仁)一代接着一代把‘三十六行’这种文化生活继承下来,从古至今一直把‘三十六行’作为一种神圣宝物,受村民尊崇。”

  如果遇到干旱,就用表演“三十六行”的方式去向上天祈雨,据说有时候还很灵验。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赶庙会,也会表演“三十六行”或“十八罗汉”,这两种文艺形式都来自安岭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十六行”表演人数至少30人以上,多则200余人,“三十六行”开始时,先到本宝殿敬佛后才可到各村活动,途经佛殿都得进殿三跪三拜。

  “三十六行”是歌颂劳动、赞美劳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三十六个行业的职业形象进行表演。如竹木行扮演木匠,水果行扮演卖水果贩子,丝绸行扮演卖布商贩。各行各业的代表组成了一个盛会,这个盛会往往吸引人山人海的观众,所以俗名叫“人会”。

  “三十六行”的说词和唱词一般是方言俗语的顺口溜,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朗朗上口。“三十六行”歌颂劳动光荣,鞭挞不劳而获,讽刺社会万象。内容丰富多彩,表演五花八门,气势之浩大,阵容之齐整,均为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虽然说唱的内容不大能听得懂,但在淳朴的歌声、朗朗上口的曲调中,却能感受到演员们对生活的热爱,绚丽的服装、夸张的表演、恢弘的气势,甚是引人注目。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主动加入这支队伍,和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

  老尹演龄近30年,民众乐于参与表演

  在这些表演者中,很多人都有一二十年的扮演经历,他们能熟络且逼真地诠释着自己的角色。也有一些是第一次加入的小孩,他们在新鲜之余更是用努力学习、锻炼来领略其中的精髓,增加表演经验。

  “每年七夕节,我们都会到陈岭等地方进行表演,这是我们的传统,从清朝就有了。”在休息之余,表演催船工的尹宝珍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道。

  今年58岁的尹光荣表演“三十六行”有30多年了,他20多岁开始学习“三十六行”表演,现在他的师傅已经去世,但表演在他这里完好地传承下来。

  现在的表演队伍,是尹光荣和他的堂兄弟们组织起来的。表演中,尹光荣脸上画着红色的重彩,穿着鲜亮的戏服,手拿大刀,显得威武雄壮。

  “我和堂弟扮演的是开路的武将的角色,带头表演,推动情节发展。”尹光荣说,一来传承了当地文化艺术,二来丰富了业余生活,一般七月初七到庙会表演,看的人很多,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今年50岁的尹培昌是尹光荣的堂弟,在表演中他和堂兄配合默契,一招一式精准传神,绝非一日之功。尹培昌从1993年就开始学习“三十六行”表演了。他说刚开始学得很辛苦,两三个月下来才基本上摸清行当,然后就逐步熟练了。

  台州惟安岭独有

  “整个台州地区,就安岭乡有‘三十六行’表演,可以说是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尹培昌说。

  当天的表演有12个大花脸,其中6个扮演天上的天兵天将和各路神仙,6个大花脸扮演阴曹地府的孤魂野鬼,其他人扮演生活中的各个行当,一起凑成一个生活百态图景。

  尹培昌说,如果表演的人全部凑齐,有200多人,生活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这样的队伍对场地要求比较高,表演的场地要大一些才行。

  62岁的杨仲田在队伍里敲大锣,他也挺喜欢这种文艺表演形式,这次活动前两个月,他就拿着大锣开始排练,熟悉每个流程了。

  “这么好的文艺形式,希望大家都能关注‘三十六行’,政府有关部门能给予一定的支持,让我们能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传承下去。”杨仲田说。

  专门负责敲鼓拍镲的几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白发苍苍的他们看起来年纪不小了。敲鼓的尹钦水老人今年已经77岁了。两个多小时的表演,他一点都不显得累,从头到尾都按照程序不停地敲鼓。

  拍镲的曹润木今年已经85岁了,演奏起来依旧精神矍铄,很有力道,引得摄影爱好者不停地给他拍照。

  尹钦水说:“我们都很爱热闹,一听说要表演‘三十六行’都很高兴,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

  张学军表示,现在乡里已经开始重视“三十六行”表演了,尽量多为大家提供一些表演机会。乡里也和县里有关部门联系接洽,希望能把这种古色古香的文艺表演发扬光大。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