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黄中明 摄□本报记者 孙锋
17日,本报以《一天不清理 遍地是垃圾》为题,对济南东部大佛头山上的环境状况进行了报道,引起市民关注。根据张先生反映,19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南部的郎茂山公园,发现部分山体垃圾也不少。附近居民表示,自己常来爬山,一些路段旁满是垃圾,感觉大煞风景。
记者探访
百余米山道旁 垃圾聚成堆
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位于阳光新路附近的郎茂山公园。在公园入口处,一个树桩造型的垃圾桶旁,散落着不少垃圾。往北顺着台阶上山,不远处一块平地上,丢满了垃圾。记者看到,地上有塑料袋、饮料盒、香烟盒等,还有粪便,与自然山体的风景格格不入。
从平地处往山上走,有一段百余米的山道,山坡上垃圾遍地,塑料袋、废旧报纸、电话卡和瓶子等堆在一处。一些大树的树枝上,挂着红色、白色的塑料袋,很是扎眼。再往上走,山道旁的垃圾开始减少,整体环境比下边的山道处干净很多。
市民石先生正在登山锻炼。他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附近的国税局宿舍,爬郎茂山有很多年了,山上不少地方都有垃圾。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清理。
5旬洗碗工
山体垃圾多 “客串”环卫工
在郎茂山西山坡一处树林里,一名男子引起记者的注意。他在树林里来回走动,不时弯腰捡拾垃圾。
该男子告诉记者,自己姓党,今年56岁,是建设路附近一家快餐店的洗碗工。“我经常来爬山,发现山上有不少垃圾,就想着捡拾一下,一来为山体的环境作点贡献,二来也可以卖点小钱。”
他说,自己来济南3年了,在快餐店里上夜班,白天有时间就经常来爬郎茂山。“我专门带了蛇皮袋,用来装垃圾。”他说,山体垃圾一多,会让人爬山时觉得很扫兴。
记者在山体西侧路段看到,一路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垃圾桶,在垃圾桶旁边,也散落着不少垃圾。
园林部门
会努力清理,也希望游客“垃圾入桶”
郎茂山公园入口处的一块石碑显示,该公园的建设单位是市中区园林局。记者随后与该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得知是关于山体垃圾一事,市中区园林局绿化办负责人直言,一些市民游客的素质比较差,随手乱扔垃圾。“我们有6名环卫工人,负责山上近4000米山道的垃圾捡拾清理,同时还负责为苗木绿化浇水。”他说。
他表示,环卫工每天都会上山清理垃圾,但人手太少,忙不过来。“很多垃圾是人为乱扔的,还有一些可能是大风刮上去的。”
该负责人表示,郎茂山公园属于济南市林场管理,管理权没有交给市中园林局。“由市区两级投资,市中园林局建设了郎茂山公园的东门和西门,修了山道,现在这些地方由我们管理。”他说,开放式公园管理难度大,对于山上的垃圾问题,将尽最大努力去清理,同时做好后期管理维护。
“也希望媒体帮着呼吁一下,一些乱扔垃圾的市民游客文明游览,登山时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维护山体环境。”他说。
哪些公园垃圾多请你“晒一晒”
本报开通热线82886110,欢迎市民举报景区公园内不文明行为
在景区公园游玩,随手乱扔垃圾,看似小事,却是关乎形象的大事——— 关乎城市形象,也关乎市民形象。济南市今年将迎来十艺节、泉水节,不文明行为备受社会诟病。本报开通热线82886110,邀请市民举报身边的不文明出游行为。
家住美里新居小区的本报社区新闻官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常去药山公园,但药山的山坡处有不少垃圾,药圣坊入口处的红色条幅破损不堪,山里有些地方还种上了菜。“药山的天然美景受到影响,有关部门该好好管管了。”
看到时报关于山体垃圾的报道后,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市民游客在文明出游方面自觉性较差,“垃圾随手扔”是比较典型的行为陋习。他说,现在部分人的环保意识较淡,个人素养还有待提高。“解决垃圾问题,一方面需要市民游客自觉;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管理,切实管理维护好公园景点公共设施。”
他表示,如果环境很整洁,山体地面很干净,一些人想随手扔垃圾都不好意思。“如果每一位市民都能尽一点力,情况就会好很多。” (记者孙锋)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