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弘扬榜样力量,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公民榜样、引领时代新风、弘扬聊城精神,助力聊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明办指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的聊城公民榜样评选活动已启动。本报推出公民榜样第八期人物——阳谷寿张镇刘堂村村民吴焕松。

  阳谷寿张镇刘堂村村民吴焕松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面对丈夫意外去世、公公因疾病无法生活自理的横祸降临,好心的婆婆劝她趁年轻改嫁,她坚持选择带着年幼的女儿留下来,挑起家庭的重担,四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公婆,并决定伺候他们一辈子。

婆婆劝她改嫁,她选择留下尽孝

  婆婆劝她改嫁,她选择留下尽孝  

  2002年,二十岁出头的吴焕松嫁到刘堂村,与村民刘超勇结为了夫妻,当时,吴焕松的公公虽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和脑萎缩,但生活尚能自理,婆婆也勤快善于料理家务,哥哥在外地读书,丈夫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很幸福。

  但好景不长,2014年的夏天,吴焕松的丈夫刘超勇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随后,吴焕松公公的脑萎缩也越来越严重,逐渐发展到不知道吃喝的状态。不幸接连降临到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上,对吴焕松来说犹如天塌了下来,她常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连村里人都在担心,这家人还怎么过下去。

  “小松啊,你这么年轻,我不能耽误你一辈子,有合适的就改嫁吧。”善良的婆婆怕家庭拖累了吴焕松,强忍悲痛动员她改嫁。“你和公公就是我的亲爹娘,我不能把亲爹娘扔下不管,我要是走了,这家可咋过啊。”放心不下两位老人,吴焕松做出了要伺候公公婆婆一辈子的决定。

照顾一家老小,辛勤劳累无怨言

   照顾一家老小,辛勤劳累无怨言

  “你没有了丈夫,这样的家庭还能守下去吗?”亲戚朋友也来到她家好言相劝。 听着大家的善言,吴焕松却哭着扑到了婆婆怀里,后来再有人劝吴焕松改嫁时,吴焕松总是说,改嫁可以,我只有一个条件,改嫁不离家,招赘到婆家,陪我一起伺候公婆,照顾女儿。

  开始的两年,吴焕松的婆婆和她一起照顾公公,但随着婆婆年龄的增长,精力大不如前,眼神也不好了。吴焕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主动提出自己照顾公公。吴焕松的公公生活不能自理,吴焕松就天天为公公端屎端尿,开始婆婆不好意思让吴焕松做这些事,但吴焕松却说,有啥不好意思的,能伺候老人是我的福分。

  为了防止公公身上起褥疮,吴焕松天天给公公擦洗身子,一天十几次地帮公公翻身,还定期给公公换洗衣物,拆洗被褥。公公不知道吃喝,不知道饥饱,吴焕松变着法儿给公公做可口的饭菜,一勺一勺地喂他,并掌握着让公公饿不着还不吃过饱,吃得正好。怕公公喝水时烫伤,吴焕松常备半杯凉开水,等公公要喝水时再掺上开水,让杯子里的水温适中时才端到公公嘴边。

    打工补贴家用,用行动诠释诺言

  失能老人因为身体不便容易产生挫败感,吴焕松为了让公公不寂寞,得知公公患病前喜欢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便买来光盘,常常陪公公一起观看。每次看到公公脸上露出了笑容,吴焕松心里也乐开了花。

  近几年,吴焕松婆婆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同时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压到了吴焕松的肩上。去年秋天,婆婆因胃病住院,为了能照顾好两位老人,吴焕松将公公也接到医院一同照料。知道婆婆胃不好,吴焕松想尽办法给婆婆做鸡蛋羹、挂面等易消化的食物,只想让婆婆能多吃一口饭。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又不能离家太远工作,吴焕松便在干完自家3亩地的农活后,再到别人的农田打零工,贴补家用。

  因家里生活苦,再婚后的丈夫选择了离开。独自一个人面对贫困的家庭、患病的公婆和尚在上小学的孩子,吴焕松说,再苦再难她也要坚持下去,既然做出了照顾公婆一辈子的决定,就要兑现承诺。

  (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