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更要有能用好设备、懂技术的人。在过去注重规模扩张的高速发展时期,铝加工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不少欠账。我们缺乏大量娴熟的产业技术工人,缺乏高端科技人才,这成为制约我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关键因素。要想在整体上提升中国铝加工业的产品层次需要有大量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支撑,必须先在人才质量上提高一个层次。一方面铝加工企业要认识到企业本身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努力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高水平的产品研发团队;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转变观念,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把研发成果和推广应用向铝加工企业延伸,重视技术、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

  不仅仅是在人才本身培养上的短视,当前我国许多铝加工企业发展思路局限,总是指望靠短期项目来盈利,缺乏长远的产品研发战略,没有精深钻研生产技术的耐心。内蒙古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海石说:“现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做基础研究的基本没有,总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之上开始搞研究,总是在模仿别人做出的东西。仿是一个过程,但我们不能无限地仿下去。”

  创新动力的不足最后也将导致一个企业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低水平重复建设也许有利可图;在如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最容易在市场的重新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银邦股份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德敬跟记者聊到:“我一直欣赏德国的模式,公司不大,产能不大。虽然我一辈子可能就这么大的产能,但是我越做越好。任何产品都有它的不足,德国企业的做事方式是在自己一开始的模式和水平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己的产品。谁都不会睡一觉明天醒来就发明一样全新的东西。我们中国的铝加工企业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路,在不断完善自己产品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严荣庆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不管是加工行业还是冶炼行业,各家铝企业都要瞄准自己最强的那一当面去做,在开始做一件产品时,就要下决心把它做好,做专做精。”

  加工环节是创造有色金属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加工水平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当铝加工业已发展到同质化竞争加剧、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的阶段,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何不放长眼光借“中国制造2025”之风尝试着换个活法?从广度聚焦到深度,不再图一时短利新增或扩大一般产品产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目光专注于市场需求短缺的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这既有利于企业本身长远的生存和成长,又有利于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占整个铝加工产品的比例,优化铝加工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而推动我们成为铝工业强国,迈入制造强国。

  魏桥是已经冲到了世界铝工业舞台之上的“尖子生”,滨州5000亿级铝产业集群是正在冲向世界铝工业舞台的“优秀班集体”,他们给中国铝工业的前进带来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动力。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以铝业强国的身份顶天立地地站在世界舞台上,需要的是整个铝行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水平的突破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当我们能够用一流的硬件设备生产出一流的铝产品的时候,当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开始被别人跟踪模仿的时候,才是成为世界铝业强国之时,或许也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之时。期待到那个时候,无论经济形势遇到寒冬还是酷暑,我们的行业都将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