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暮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塑胶操场上,一群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练节目,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做准备。
没有了土操场,消除了危房、旱厕,取而代之的是水冲厕所、宽敞明亮的教室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这不仅是冠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现状,也是冠县128所中小学的新貌,更是全县所有中小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去年11月18日,冠县高标准、高质量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
冠县地处鲁西北,是著名平民教育家武训的故里,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是由于县域经济基础薄弱,造成了教育底子薄、发展慢。此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128所学校,没有一所能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标准,绝大部分学校的厕所都是旱厕,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等设备不达标,学校整体面貌多年没有改观。
以“穷”财政发展“富”教育。2016年,冠县下决心改变教育工作现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县创建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填平补齐”,全面推进学校项目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装备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创建全市最好的办学条件,将学校建成学生一生中最留恋的地方。“2016年,冠县的公共财政预算为11.35亿元,次年就投入1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在财政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全县一共改扩建中小学128所,开工了492个学校建设项目。”冠县教育局局长康振标说,一年多来,全县新扩学校建设用地1497亩,新建楼房106栋,餐厅、平房496间,运动场128个,各种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全部到位。
在硬件达标的同时,冠县更注重在软实力上下功夫。他们提高班主任津贴,重奖百佳教师、百佳班主任和十佳校长,组织教师大规模外出培训学习。2012年9月起,全县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提高,高中每月300元,初中每月200元,小学每月100元。每年教师节,冠县都重奖百佳教师、百佳班主任、十佳校长,分别奖励3000至5000元。县财政每年拨付教育专项培训经费100万元,用于百名优秀教师暑期外出培训和大批优秀校长、教师到名校学习,还用于校本研修、远程研修、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提高专业水平,每年轮训教师5000多人次,培训充电成为冠县教育的新常态。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6个百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什么?”一名教师看着电子白板,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复述这道题。这是山东省冠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的一堂数学练习课,授课的老师叫赵丽军,是去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赵丽军是茌平县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今年通过冠县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为解决生源增加带来的教师紧缺现状,冠县创新教师招聘方式,招聘范围扩大到全国,率先突破事业编制的限制,大范围招聘聘用制教师。2014年以来,冠县共招聘教师2437名,其中聘用制教师1857名,工资待遇与公办教师一样。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上,他们通过常态化培训、名师带动、结队帮扶、送教下乡、“青蓝工程”等形式,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水平。
不仅如此,冠县还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林花鼓、冠县查拳、郎庄面塑引进校园;编排查拳操,在全县中小学进行普及;清水镇中学的打花棍,柳林镇武训希望小学的柳林花鼓、降狮舞,清泉中学的千人太极都成为了亮点。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举行的国际象棋、武术比赛、播音主持、才艺展示等比赛中摘得桂冠。
4月26日下午3点,武训希望小学操场上,14名学生正在柳林花鼓传承人赵同环的指导下排练节目,学生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行头,载歌载舞,一边走场,一边舞动鼓槌敲击腰鼓、小锣,响亮悦耳,铿锵有力。
柳林花鼓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武训希望小学从2010年开始,每周三下午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由花鼓传承人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习非遗文化从未间断,已有百余人学习掌握,并通过他们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站在教育公平的起跑线上,是我们教育的职责与义务。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幸福成长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收获与幸福。”康振标说。
如今的冠县,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武训故里这个鲁西北大地上的欠发达县,经过均衡县创建,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正在焕发出教育发展的无穷魅力。
(光明日报)